近日,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法院将刑事审判现场搬到吾悦广场,公开审理外卖代付类型诈骗犯罪案件,并开展“庭审观摩 反诈课堂 趣味互动”的沉浸式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吸引近百名消费者和商场员工参与,活动包含巡回审判、有奖互动等环节,取得良好效果,未来法院还将继续推进巡回审判。
为了进一步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提升广大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近日,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法院做出了一个创新之举,他们把严肃的刑事审判现场“搬”到了热闹的吾悦广场。在这里,一场外卖代付类型的诈骗犯罪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同时法院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观摩 + 反诈课堂 + 趣味互动”沉浸式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十分热闹,近百名正在商场消费的群众以及商场员工纷纷驻足,积极参与到这场特别的活动中来。
巡回审判:以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起,巡回法庭正式拉开了庭审的序幕。公诉机关在庭上指控,有三名被告人通过社交平台,以交友为幌子,骗取被害人的感情。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后,他们利用虚假链接,诱骗被害人代付订单或者直接进行转账。经过调查,这三名被告人总计诈骗金额达到了 10 余万元,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认真组织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引导双方展开激烈而有序的法庭辩论。面对公诉机关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三名被告人均表示没有异议,并且当庭认罪悔罪。
“这是我第一次在逛街的时候看到庭审现场,这种经历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我原本还以为这只是一场模拟庭审,没想到竟然是真实的!”……现场的群众对于这种能够近距离接触庭审的体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震撼之情。
活动现场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庭审的严肃氛围。
有奖互动: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庭审结束后,法院干警迅速将审判席转换为普法讲台。他们紧扣生活中常见的诈骗问题,与现场群众开展了一场充满趣味的有奖互动活动。“诈骗最高可判几年?”“公检法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吗?”“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应该怎么办?” 一个个问题引发了群众的积极思考和踊跃参与。
对于那些答对问题的群众,法院为他们准备了定制的法治文创礼包。拿到奖品的群众们纷纷高兴地表示:“既能学习到实用的反诈知识,又能获得奖品,这样的普法活动真的很接地气!”
宣传现场的热烈氛围体现了群众对活动的高度认可。
司法为民: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刑事审判庭庭长张庆红表示:“把法庭搬到群众身边,就是要让法治教育变得更加直观,让群众能够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此次法院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商圈审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是对犯罪行为的有力震慑;另一方面,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一次深刻示警。这种巡回审判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筑牢了全民反诈的防线。
下一步,杜集区法院将继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审判模式从传统的“坐堂办案”向“巡回审判”转变。他们计划不断将各类庭审现场“摆”进田间地头,让农民朋友也能接受法治教育;“搬”进校园,为广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开”在市场,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通过这些举措,拉近群众与法院之间的距离,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展现,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司法满意度。
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法院在吾悦广场开展巡回审判和法治宣传活动,通过真实庭审和有奖互动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发挥了巡回审判的教育作用。未来法院将持续推进巡回审判,让法治走进更多地方,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司法满意度。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