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于4月3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将于2025年7月7日起施行,涵盖了对程序化交易的实时监控以及高频交易的管理规定等内容。
在金融市场监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4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并明确该细则将于2025年7月7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细则的一大重点在于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上交所将重点关注一系列异常交易行为,像瞬时申报速率异常,即申报速度远超正常水平;频繁瞬时撤单,在短时间内多次撤销申报;频繁拉抬打压,通过频繁操作影响股价走势;短时间大额成交,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交易等。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需要对程序化交易进行全程管理。这就要求他们建立健全合规风控制度,确保交易行为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同时构建完善的交易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交易。有关责任人员也应当对交易合规性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从人员层面保障交易的合规性。
除了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细则中还特别提到了关于高频交易管理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明确了高频交易的标准。当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出现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日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的情形时,将被认定为高频交易。另一方面,对高频交易作出了差异化监管安排。其中包括额外报告要求,高频交易者需要按照规定提供更多的交易信息;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一旦发现高频交易存在异常,将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根据高频交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收费规则,以引导市场参与者规范交易行为。
本文围绕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展开,介绍了其施行时间、对程序化交易的实时监控重点以及高频交易的管理规定等内容。该细则的出台旨在加强金融市场监管,规范程序化和高频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