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钢城”嘉峪关:新型工业化的璀璨之星 嘉峪关工业升级: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精彩跨越

甘肃嘉峪关这座典型的工业城市,通过做好“五量文章”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介绍了其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还提及了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未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有一座因矿建企、因企设市的城市——甘肃嘉峪关,它素有“戈壁钢城”的美誉。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嘉峪关正全力做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划布局的“五量文章”,以昂扬的姿态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呈现出存量优化、增量扩大、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4月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嘉峪关专场。在会上,嘉峪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石福胜坚定地表示:“工业始终是我们的基础和命脉。”工业强市,已然成为嘉峪关发展的鲜明导向。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24个月保持9%以上增速,近3年工业固投年均增速达40%,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嘉峪关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的不懈努力。当地坚持以“三化”改造为牵引,着力推动钢铝产业装备升级、工艺提升、产品换代。为此,先后引进了甬金22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嘉唐铝业600万吨氧化铝等一批重点延链补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戈壁钢城”嘉峪关:新型工业化的璀璨之星 嘉峪关工业升级: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精彩跨越

图为嘉峪关东湖景区。(资料图)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嘉峪关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如今,已经形成了从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到光伏电站、绿色高载能产业的全链条产业闭环,为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方面,当地更是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布局氢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产业。总投资22.8亿元的新型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落户,填补了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布朗气发生装置制造领域的空白,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嘉峪关市工信局局长朱自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要实现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要强科技提动力。为此,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数实深度融合。目前,已经培育国家和省级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5个,国家和省级5G工厂4个,“上云”企业52家。同时,加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载体19个。

在企业培育方面,当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培育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户、创新型中小企业54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较“十三五”末增加26户,达到86户,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甘肃省委对嘉峪关提出了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要求。朱自虎表示,作为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嘉峪关在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将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产业配套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充分利用河西地区得天独厚的风光电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围绕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统筹发展光伏发电、储能、新能源电池和绿色高载能等配套产业。

展望未来,嘉峪关将聚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5年,力争钢铝产业总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的规上企业占比达到80%以上,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奋勇前行。

本文介绍了甘肃嘉峪关作为典型工业城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以及企业培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明确了未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展现了其在工业发展上的坚定决心和巨大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047.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