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文旅市场传统淡季,介绍了广西推出国家A级旅游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的举措,还提及贵州等地部分景区已实行类似政策,探讨了“一票多日使用制”背后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趋势及带来的好处。
在每年春节过后直至五一长假之前,文旅市场往往会进入传统的淡季。在这个时间段里,要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刺激旅游消费,就迫切需要一些强有力的“大招”。
这不,将旅游当作支柱产业之一的广西就放出了“大招”。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广西国家A级旅游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了广西国家A级旅游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这一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时间从2025年3月17日起,一直持续到2026年2月28日。
记者在查询参与景区名单时发现,此次活动有多达374个景区参与其中。这里面不乏众多知名的国家5A级景区,比如贵阳市花溪青岩古镇、遵义市赤水丹霞、安顺市黄果树、龙宫、毕节市百里杜鹃、织金洞、铜仁市梵净山、黔东南州镇远古城、黔南州荔波樟江、黔西南州兴义万峰林等。
记者还注意到,一直以来在中国旅游景区中处于顶流地位的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和世界文化遗产庐山两大风景区,更早之前就已经实行了“一票多日有效”政策。
其中,此前门票连续3天有效的武陵源核心景区(涵盖索溪峪、天子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杨家界),从2025年1月1日起,其门票有效期升级为连续4天有效。
庐山景区从2023年9月1日起,实行“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游客凭借购买的庐山核心景区(5A级景区)门票(160元/人),自购票之日起七日内,可以游览庐山核心景区和其他十大景区。同时,庐山景区还取消了天合谷、大口瀑布两大景区门票,并将每年3月定为庐山免票游览月。
如今,摆脱“门票经济”,将文旅产业发展与门票经济进行解绑,正逐渐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专家认为,这些景区的经验值得各地景区借鉴。
贵州、广西等地景区推行“一票多日使用制”,其背后的目的是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实现从单一景点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景区门票一票多次多日有效政策,肯定会受到游客的广泛欢迎。作为旅游业者,我们也非常希望地方的龙头自然人文景区能够摆脱‘门票经济’,从而带动区域文旅发展。”羊城晚报文旅智库专家李星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这些能够满足游客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需求体验的景区“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一地多景区联票制”将逐渐成为新的潮流,游客也能够对景区景点的文旅内涵有更深度的体验。
他进一步分析说,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方面,能够为游客提供充足的游玩时间,提升旅游的体验感和舒适性;另一方面,游客在当地的停留时间拉长,也会拉动当地吃、住、行、游、购、娱等项目的消费,带动整体收入增加。“当然,如果知名景区免门票,影响会更大。”他补充道。
广西在文旅淡季推出国家A级旅游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的政策,同时提及贵州等地部分景区此前已实行类似政策。指出摆脱“门票经济”、推动向“产业经济”转型是旅游行业发展趋势,“一票多日使用制”能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旅游体验,拉动当地消费,其经验值得各地景区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