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智云财务造假领罚单,经营困境雪上加霜 ST智云虚假确认收入,高管受罚经营堪忧

本文聚焦于ST智云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大连证监局的处罚,详细介绍了其控股子公司九天中创虚假确认收入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认定和处罚结果。同时,还提及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并分析了ST智云当前不容乐观的经营形势。

近日,ST智云(300097)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收到了监管部门的罚单。根据公司公告,3月14日,ST智云和相关当事人收到了大连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回溯到2020年,智云股份收购了九天中创81.32%的股权,自此,九天中创成为智云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并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然而,在2022年,九天中创却进行了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

2022年,九天中创虚假确认了与江西米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江西米赞)的销售收入5973.45万元,利润2411.23万元。这两项数据分别占智云股份同期披露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3.27%、7.09%。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2022年4月至10月期间,为了确认上述虚假收入,九天中创分多笔向冠威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冠威)、深圳市青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鑫明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供应商转款,共计6820万元。三家供应商在收到款项的当日或隔几日,向江西米赞转款6770万元,其中武汉冠威截留了50万元。而江西米赞在收到款项的当日或隔数日,又向九天中创转款6750万元,江西米赞截留了20万元。

可以看到,上述6750万元销售收入(含增值税776.55万元)在九天中创、三家供应商与江西米赞之间形成了明显的资金循环,并且没有对应真实的销售业务。因此,九天中创的这一行为属于虚假确认销售收入。这种虚假确认收入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智云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直到2024年4月19日,智云股份才发布公告,对上述虚假销售业务进行更正,冲回了营业收入5973.45万元,冲回利润总额2411.23万元。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师利全时任智云股份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还代行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职责。在涉案期间,他承担着对智云股份的全面管理职责。然而,他未能组织智云股份对九天中创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也未能阻止智云股份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因此被认定为对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周非时任九天中创总经理,他组织实施了空转资金、制作虚假单据、伪造材料采购记录、虚假确认收入等一系列财务造假行为,同样被认定为对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智云股份时任董事包锋参加了年审问题沟通会,审议通过了年报并签字。但他未能保证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而且没有证据表明他已勤勉尽责,所以被认定为违法行为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智云股份时任董事李超在智云股份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独立董事相继辞职,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的情况下,仍然审议通过年报并签字。他同样未能保证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且没有证据表明他已勤勉尽责,也被认定为违法行为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李超及其代理人在听证及陈述申辩材料中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认为高管离职、审计机构对年报出具保留意见与财务造假事项无因果关系,从公司处获悉3名高管离职系个人原因,保留意见未体现财务造假事项。二是声称自己不存在主观过错或重大过失,已勤勉尽责。他表示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涉及采购业务,与九天中创无工作关联,未参加年审问题沟通会,作为董事的调查能力有限,难以在采购价格异常中推测出已出售的子公司会财务造假。他还提到已审慎关注审计报告修改情况、董事会专项说明及保留意见后续情况,确认公司未有损失,曾就保留事项向公司提出质疑。并且强调审议年报会议当天才收到年报审议终版材料,所以信赖审计机构审计报告。此外,李超还指出智云股份首次信披违法,社会影响较小,未造成不良后果,不应处罚,本案处罚结果与同一时期的相似案件处罚结果存在差异,请求免除或减轻处罚。

资料显示,李超,女,199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15年4月 – 2019年9月,她任深圳市鑫三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采购专员;2019年10月至今,任深圳市鑫三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出纳,现任公司董事。

经大连证监局复核认为,李超作为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应当积极主动、持续关注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审慎判断公司董事会审议年报事项。但她未对3名高管在年报披露前离职、审计机构对年报出具保留意见等异常情况尽到高度注意义务,仍对年报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其申辩材料不足以证明她作为董事已尽到勤勉尽责义务。而且,不知情、未参与、信赖外部审计等理由并非法定免责事由,其违法情节也不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不予处罚情形。同时,相关案件违法情节不同,量罚结果也会不同。

综上,大连证监局对李超免除处罚的意见不予采纳,但对她提供的其他履职证明材料及部分申辩意见予以采纳,并调减了处罚金额。

最终,大连证监局决定,对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师利全、周非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对包锋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对李超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同时,大连证监局还对相关时任监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因同样的问题,3月1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公布了对ST智云及相关责任人的纪律处分及采取的监管措施。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对ST智云、师利全、周非、包锋、李超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对罗东、邹梦华、张秀敏采取出具监管函的监管措施。

资料显示,ST智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在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细分领域,其核心技术和产品均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的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邦定、点胶、检测类等产品在国内厂商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通过国际一流企业认证,客户覆盖了众多国际、国内一线终端品牌在国内的主要模组或面板供应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ST智云的经营形势目前不容乐观。据ST智云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1亿元至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4亿元;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亏损9725万元至1.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517.33万元。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ST智云表示,2024年度公司3C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因受行业下游需求未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减少,净利润降低。2023年度盈利主要原因为进行九天中创75.77%股权回购产生了投资收益1.91亿元。

此次财务造假的曝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经营压力。在二级市场上,近五年来,ST智云的股价已接近“腰斩”。

ST智云财务造假领罚单,经营困境雪上加霜 ST智云虚假确认收入,高管受罚经营堪忧

本文围绕ST智云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事件展开,详细阐述了其控股子公司九天中创虚假确认收入的手段和过程,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及其处罚结果。同时,分析了ST智云当前不佳的经营状况,指出财务造假曝光可能会使公司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股价表现也不理想。这一事件为市场和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要注重合规经营,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019.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