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十五中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德州陶瓷印章技艺引入课堂,学生们参与社团课程学习制作技艺,且社团成立两年已创作大量作品,学校希望借此实现五育并举。
在当下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使命。而德州市第十五中学以独特的方式开启了非遗传承之旅,正所谓“非遗传承从校园启航,文化自信在指尖流淌”。该校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推出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陶瓷印章技艺成功引入课堂。
周三下午,对于德州市第十五中学的学生们来说是充满期待的时刻,因为陶艺社团课程如约而至。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20余名学生围坐在一起,正全神贯注地跟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欣学习陶瓷印章制作技艺。只见刘欣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地对同学们说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国’字的印章雕刻技艺……”随后,便开始耐心细致地向同学们讲解印章的制作过程。
学生周一一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颇深,他兴奋地分享道:“在刻的过程中手法很重要,它要呈90度角笔直推进,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说一些小的线条,要用细的雕刻笔去慢慢雕刻,不要心急。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让我更加了解了雕刻印章的技艺,我们在这里学到了课本学不到的知识,看到我雕刻的这个印章,我特别有成就感。”
自社团成立两年来,同学们在这个充满创意和文化氛围的社团中收获颇丰。他们已创作出两百余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陶艺器皿,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韵味;也不乏融入德州元素的地标作品,彰显出地方特色。德州市第十五中学校长董健向记者透露:“通过这两年的活动,感觉孩子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升,这个活动需要手脑并用,锻炼了同学们的劳动能力,对于学科的融合,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把课本上的冷知识,变成了一种活的实践。我们学校也希望通过陶艺社团的开展,成为五育并举的一种新的途径。”
德州市第十五中学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德州陶瓷印章技艺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非遗知识,锻炼了能力,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这一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学校实现五育并举开辟了新途径。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