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西宁市城西区通海路绿波方案的二次优化情况,包括通海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优化措施以及优化后的成效等内容。

通海路绿波方案二次优化,让出行更省时省心

【一、现状概述】

通海路在西宁市城西区的交通格局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贯穿城区南北的核心交通动脉。这条道路北起通海桥,往南与凤凰山路快速路以及西和高速相连接。道路采用了双向八车道的设计,承担着城区南北向交通主通道的重要功能。在早晚高峰时段,通海路呈现出显著的潮汐交通特征。早高峰时,北向南的单向车流量每小时可达3685辆;晚高峰期间,南向北方向的流量峰值能达到每小时3120辆,占断面总流量的72%。

从路网结构方面来看,通海路沿线与西川南路、昆仑路、西关大街、五四西路、文景街、海晏路等六条东西向主干道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纵六横”的复合式路网体系。其中,通海路 – 昆仑路交叉口日均车流量高达4.2万辆,通海路 – 海晏路交叉口日均流量也达到了3.8万辆,这两个交叉口均为城市一级交通节点。

在现状交通组织上,通海路已经实施了双向绿波协调控制,绿波带宽达到了55秒。然而,由于昆仑路、海晏路这两大关键节点的信号配时方案需要重新设计优化,导致绿波协调效率出现衰减。本次优化将重点对这两个关键节点的信号控制方案进行重构,通过相位差动态补偿算法来提升绿波带的连续性。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2海晏路与通海路交叉口现场问题示意图

2.昆仑路与通海路交叉口时空资源错配

在现行的信号方案中,北进口左转与南进口直行处于同相位放行,这就导致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产生了冲突。经过实测,左转车道排队长度峰值达到了180米,在高峰时期,北进口左转车辆平均需要2个信号周期才能通过,服务水平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实施左转保护相位并优化节点路口信号方案。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4行人与转向车辆冲突现场问题示意图

【三、节点路口信号方案优化措施】

1. 海晏路 – 通海路交叉口信号优化:

(1)时段周期优化

①早高峰周期:从150秒提升至160秒,增加了10秒。

②平峰周期:由106秒提升到120秒,提升了14秒。

(2)相位序列重构

原模式为:南口单放→南北混合放行→北口单放

新模式如下:

① 南向北左转与直行同步放行

② 南 – 北直行对向放行

③ 北向南左转与直行同步放行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6昆仑路与通海路交叉口晚高峰信号方案优化后示意图

3.通海路行人过街相位系统优化:

(1) 基础保障措施

按照1.2m/s的步速设定过街时长,这是国家标准参数。

(2) 相位协调优化

①压缩全跟随相位行人时长;

②实施单次过街控制;

③各时段减少人车冲突时长,可提升20%的通行效率。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8周一早高峰绿波协调示意图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10周二至周四早高峰绿波协调示意图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12工作日平峰路段绿波协调示意图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14海晏路与通海路交叉口优化前后对比图

2. 高峰拥堵治理

▶ 昆仑路 – 通海路口:

· 北向南左转排队长度从原来的160米压缩至80米。

· 晚高峰延误降低了18%。

通海路绿波二次优化,让城市交通“快起来”

图16行人过街优化前后现场示意图

4. 路段协调成效

· 绿波带实现双向平均时速从原来的40km提升到45km。

· 停车次数平均减少2.1次,降低了26%。

· 周五晚高峰溢出风险下降了70%。

西宁市对城西区主干道通海路实施了绿波方案二次优化,重点针对昆仑路、海晏路两大拥堵节点以及行人过街问题进行了专项改造。通过重构交叉口信号相位、动态调整绿波协调方案、优化行人过街相位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消除了车流冲突,提升了绿波带的连续性。优化后,关键路口的通行能力提升了13%,全路段实现了双向绿波协调,行车速度提升至45km/h,有效缓解了潮汐车流压力,保障了人车通行安全。

本文围绕西宁市通海路绿波方案二次优化展开,先介绍了通海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针对关键节点和行人过街的优化措施,最后展示了优化后的显著成效,此次优化有效提升了通海路的交通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376.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