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补汉工程新突破!“江汉平安号”彰显中国装备实力,从“跟跑”到“领跑”:“江汉平安号”见证中国盾构机辉煌

本文聚焦引江补汉工程,详细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江汉平安号”在该工程中的突破性进展,阐述了其创新技术及应用成果,展现了我国盾构机制造的领先水平和高端装备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成效。

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后,国家“两重”工程建设如同疾驰的列车,按下了“快进键”。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工程中,2标段6号平洞迎来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展。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江汉平安号”,宛如一把锐利的钢刀,在坚硬的岩石中穿梭,实现了日进尺18米的新纪录。这一壮举,凭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为国家水网建设再次提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引江补汉工程意义非凡,它就像是连通长江与汉江的“地下动脉”,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至关重要的后续水源工程,更是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的标志性工程。当前,在全国各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战场上,各类型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全面出击。从当年闻名遐迩的红旗渠,到如今的引汉济渭、引江补汉;从引绰济辽到南水北调、滇中引水,无论是东中西部的重大引调水工程,还是区域水资源配置项目,都能看到TBM忙碌而坚定的身影。据统计,仅中铁装备近5年便累计为全国各大水利工程提供了59台TBM,这些TBM服务的隧洞总长突破了530公里,市场占比超60%,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力军。

中国中铁高级专家李建斌介绍:“近年来,我国盾构机制造实现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大直径TBM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仅引江补汉工程就投入了10台12米级超大直径TBM,开创了我国在建水利工程一次性投入TBM最多的纪录。”随着我国盾构机等高端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越来越多的大型水利工程领域,TBM成为了穿山越岭的利器。它在应对大深埋、超硬岩、高外水压等复杂地层时,施工效率较传统工法提升了3倍至5倍,大大缩短了工程周期,降低了施工难度。

引江补汉工程是我国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长距离引调水隧洞。其最大埋深可达1230米,埋深超过600米的洞段占36.4%,就像隐藏在地下深处的神秘迷宫,面临着强岩爆、突泥涌水、大断裂、软岩变形、高温、有害气体等多重挑战。为了保障隧洞施工能够安全优质地进行,中铁三局联合南水北调集团、中铁装备集团,精心量身打造了“江汉平安号”双护盾TBM。这台TBM集成了智能掘进、常态超前钻机系统等11项创新技术,是目前我国在建隧洞工程中直径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双护盾TBM,仿佛是为引江补汉工程量身定制的超级战士。

李建斌进一步介绍,针对引江补汉工程2标段TBM3掘进段16.6公里超硬岩的特殊情况,研发团队为确保“江汉平安号”TBM的破岩效率,首创了70毫米超小刀间距 + 20英寸重载大直径滚刀 + 螺旋线布刀组合刀盘设计。这种独特的设计就像是为TBM配备了一把超级利刃,显著提升了刀盘破岩效率,使TBM日进尺突破了17米。为了有效解决TBM掘进依靠操作人员经验、判断不及时的问题,中铁装备研制的TBM – SMART智能掘进系统闪亮登场,它可实现“超前地质透视”。该系统就像一个智慧的大脑,能将多个终端数据及设备本身的掘进数据及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进一步实现掘进智能化。智能系统自动评价当前地质状态和设备健康状态,自动对设备的卡机进行预警,最终根据设备状态、地质状态给出掘进的最佳参数,保证TBM掘进期间的安全、高效。

自1月5日成功始发掘进以来,中铁三局引江补汉项目充分应用“雷达 + 钻孔数据优化刀盘系统”“智能导向系统”及“同步拼装 + 应急模块”等先进技术,保证“江汉平安号”TBM掘进达到最佳状态。设备最高日掘进长度达到18米,这相当于一天就能开辟出6层普通居民楼高度的输水通道,比相同规模条件下使用传统钻爆法施工,工效提高了3倍至4倍,创下了同类型地层掘进速度新纪录。

中铁三局引江补汉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贾利超表示:“双护盾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抵御强岩爆对施工带来的危害,我们也时刻关注围岩变化,以毫米级精度控制TBM掘进姿态,确保这条‘地下长龙’零渗漏、百年安澜。”

中铁三局引江补汉项目总工程师符海斌介绍:“‘江汉平安号’TBM的突破不仅是中国速度的体现,更是中国高端装备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胜利。”目前项目团队已规划科研课题3项,正探索形成复杂地质条件下超长隧洞掘进成套技术,为未来大型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文围绕引江补汉工程中“江汉平安号”双护盾硬岩掘进机的突破性进展展开,介绍了引江补汉工程的重要意义、TBM在水利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阐述了“江汉平安号”的创新设计和先进技术,以及其在施工中取得的高效成果。这不仅展现了我国盾构机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更凸显了高端装备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强大力量,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423.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