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景点轮休:奏响生态与旅游和谐发展的乐章 黄山轮休模式:世界认可的生态保护典范

黄山风景区景点的封闭轮休情况。包括莲花峰的封闭轮休、天都峰结束“休假”恢复开放的条件依据,介绍了工作人员在景点封闭期间的各项工作,还提及黄山景点封闭轮休模式被世界认可,以及该模式对周边景点的影响,如西溪南村枫杨林湿地的轮休举措。

黄山景点轮休:奏响生态与旅游和谐发展的乐章 黄山轮休模式:世界认可的生态保护典范

2024年5月20日,从高空俯瞰,黄山风景区天都峰上游人如织,一幅热闹的游览景象通过无人机的镜头展现出来。这一场景,无疑是黄山旅游魅力的生动写照。而这张照片,正是由新华社记者樊成柱所拍摄。

时间回溯到3月,此时的黄山依旧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然而,当游客们来到莲花峰入口时,会发现入口已被封闭。在醒目的公告牌上,清晰地注明着:景点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进入封闭轮休期,这一轮休期一般为3到5年。

当景点进入“休息”状态时,黄山的工作人员们却开启了忙碌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员方媛介绍道,在景点封闭期间,他们不仅要对游道、护栏、标识标牌等游览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的精心维护,以确保这些设施在后续开放时能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游览体验。同时,对于生长势衰弱、极弱的古树名木,他们还会制定详细的保护复壮方案。这些方案会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论证,确保科学合理后才会付诸实施。此外,在全封闭管理期间,工作人员还要制定针对裸露地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为了确保景区生态和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在治理过程中,他们会杜绝引入外来植物,让黄山的生态环境保持最原始的状态。

工作人员还透露,在景点全封闭管理期间,他们实行常年动态监测。这意味着他们会持续关注景区内的生态变化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而在景点恢复开放之前,还会进行系统的生态监测与评估。通过这些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手段,来准确判断重新开放的时间点,以确保景区生态系统能够承受游客的游览活动。

2024年5月20日,对于黄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天都峰结束了5年多的“休假”,经综合监测评估,满足了开放条件,正式恢复对外开放。据了解,开放需要60%代表性植物的主要生长指标达到所制定的开放值。

方媛以黄山松为例进行了说明。2022年,天都峰有5株黄山松样本的新梢生长量远高于开放数值所需的要求。这表明黄山松在休养生息期间生长态势良好。同时,研究人员还对天都峰草本植物层“盖度”,也就是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投影面积占地面面积的比例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10个固定样方草本植物层“盖度”平均值为83.5%,远高于开放要求大于70%的参考值。方媛形象地解释说:“通俗点说,天都峰上的草本植物,已经覆盖了地面面积的83.5%,这已经满足这项开放数值需要大于70%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黄山景点封闭轮休的探索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它曾被列为“中国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的典型案例,并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球发布。这个案例高度肯定了黄山以“封闭轮休”探索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汇聚的智慧。

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各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而黄山的轮休制度,正是这一理念在本土的生动诠释。它不仅保护了黄山的生态环境,还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黄山的轮休模式不仅影响了世界,也影响了身边的景点。距离黄山约40公里的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在2024年5月到8月,当地对古村落周边火爆出圈的枫杨林湿地进行轮休。他们轮流开放原有的两条游览线路,同时开展植被修复工作,以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围绕黄山风景区景点的封闭轮休展开,详细介绍了莲花峰的封闭情况、工作人员在封闭期间的工作内容,以及天都峰恢复开放的依据。强调了黄山景点封闭轮休模式得到世界认可,是国际森林日可持续理念的本土化体现,并且这种模式还影响到周边景点,如西溪南村枫杨林湿地也采取了轮休和植被修复措施,整体凸显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477.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