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经济答卷:“稳进优”书写精彩篇章,2024北京经济新态势:“稳进优”引领前行

本文详细解读了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阐述了北京经济呈现“稳、进、优”的特点,以及“五子”联动取得的成果,同时介绍了北京在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进展。

昨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这份公报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全方位地展现了北京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初步核算显示,2024年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43.1亿元,若按不变价格计算,与上年相比增长了5.2%。市统计局分析指出,在2024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沉着应对多重挑战,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协同发力,使得经济运行呈现出“稳、进、优”三大显著特点,充分彰显了北京经济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经济“稳”字当头,规模与民生双稳定

2024年,北京经济始终以“稳”为核心,经济规模实现稳步扩大。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43.1亿元,这一数据是北京经济稳健发展的有力证明。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万元,持续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在就业和物价方面,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较上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更多的人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仅上涨0.1%,物价的稳定保障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进”的步伐稳健,行业与需求共释放

北京经济“进”的步伐坚实且有力。重点行业发挥了关键的支撑带动作用,全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更是成为首要支柱行业。在有效需求方面,持续释放出强大的活力。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以及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合计达到58.3%,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服务性消费在文旅消费需求活跃的带动下增长了6.1%,与升级类消费相关的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了15.9%和3.1%,显示出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

“优”的力量积蓄,新兴产业与活力齐升

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其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按现价计算),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1%,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北京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发展活力也在不断增强,全年新设企业26.5万户,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在“两重”“两新”政策的支持带动下,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7%,设备购置投资增长32.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2.6%,这些数据都体现了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五子”联动硕果累累,多领域协同发展

一项项数据如同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北京紧抓“五子”联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全年规模以上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合计3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大量的研发投入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6.3万件,增长15.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9.81件,增加22.86件,技术合同成交额9153.3亿元,增长7.2%,这些成果展示了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在“两区”建设方面,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行业成绩斐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外资企业1520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75.5%;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外资企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6.1%和15.2%,显示出北京对外开放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方面,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按现价计算)。北京还在加速建设光网之都、万兆之城,年末5G移动基站比上年末增加2.6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居全国首位,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消费市场持续扩容升级。全年新增17家大型商业设施,商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新引进首店960家,比上年增加14家;截至年末离境退税商店达到1147家,稳居全国首位,这些举措不断提升了北京的消费吸引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全年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04家,城市副中心建设连续5年保持千亿投资规模。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持续深化,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8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成功申创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三地加强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深化医教合作,推动了区域的协同发展。

收入增长保障稳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统计公报还展现了过去一年北京在办好民生实事、增进人民福祉方面的卓越成果。

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加。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15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惠农相关政策成效显著,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高于城镇居民增速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2,连续7年呈缩小态势,这体现了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

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合计占比近四成。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3万套(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742个、新完工548个,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7.9万人、19.0万人和24.2万人,为居民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公共服务提质扩面。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4.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2万张和0.2万人,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年末共有幼儿园2019所,增加28所,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率均达到93%,保障了儿童的教育权益。年末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2410家,覆盖面扩展至6539个城乡社区、453万余人,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全年共有352家表演场所举办演出57243场,增长15.6%,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全年改扩建体育公园16个,新建或更新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340处,满足了居民的健身需求。

综上所述,2024年北京经济在“稳、进、优”的态势下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五子”联动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不断提质扩面。未来,北京有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763.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