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详细介绍了超10家银行理财公司集体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并分析了下调原因及对投资者的影响。
进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变化趋势,那就是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不断地下行。这一变化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近期,理财市场掀起了一股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浪潮。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浦银理财等超过10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集体发布了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其中,有些产品的下调幅度相当大,超过了200个基点。经过调整之后,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甚至跌破了2%。
在这波下调潮中,各银行理财公司动作不断。3月18日,浦银理财发布公告,宣布将对“浦银理财季季鑫定开6号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此次调整涉及8类产品份额。调整完成后,这8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全部跌破了“2”字头。
3月12日,建信理财也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调整建信理财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明确表示将对旗下8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
中银理财同样紧跟步伐,于3月13日发布了十余条公告,对旗下“稳富”“稳富增强”“悦享”等多个系列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调整。
而杭银理财早在2月24日至28日期间,就密集发布了超过50条关于调整旗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部分理财产品在调整之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从2%跌入了“1”字头。
对于下调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原因,建信理财在公告中给出了解释。自去年以来,央行下调了部分政策利率,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出现了下行趋势,这直接导致债券类资产的收益降低。建信理财认为,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
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理财机构根据底层资产收益的变化及时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做有助于管理投资者的预期,使得业绩比较基准更符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因投资者预期过高而产生过度赎回或风险承担等问题。
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存续理财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收益持续收缩。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机构普遍对收益目标进行了调整。2月存续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3.08%,环比下跌了0.0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理财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银行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屈颖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收益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是正常的市场趋势。投资者应当调整自己的收益预期,避免因为过高的期望而导致失望或者过度承担风险。”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行,超10家银行理财公司密集下调。下调原因与市场环境变化有关,理财机构调整基准有助于管理投资者预期。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并调整收益预期。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