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池州城北郊沿江路刘婆矶桥附近麦田中央的“孤独的树”展开。这棵树因摄影师拍摄上传网络而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市民前往打卡。然而,打卡者的不文明行为引发农户不满,农户砍掉了树的粗枝,此事引发关注和争议。文章还探讨了网红打卡地如何平衡打卡者与周边利益方的关系。
大皖新闻消息,池州主城区的一些市民留意到,位于池城北郊沿江路刘婆矶桥附近的一片麦田中央,有一棵树近期在社交平台上着实火了一把。这棵不知名的树,静静地伫立在广袤的麦田中央,以那“傲然独立”的独特形象,吸引了当地众多市民纷纷前往打卡合影。网友们形象地称它为“孤独的树”。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日,为了劝阻市民前往打卡,耕种这片土地的农户砍掉了“孤独的树”的粗枝,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掀起了不小的争议。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3月25日,大皖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在这片麦田间,时常能看到市民们前来打卡拍照的身影。一位打过卡的池州市民向记者说道:“最开始是一些摄影师把这里的景象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络上,画面特别唯美。随着信息的扩散,渐渐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打卡。这里就在城边上,距离也不远,风景还十分特别。我和小伙伴们看到周围不少人都去了,而且他们拍的照片和视频都很好看,于是我们也约着一起来打卡,还拍了视频呢。”他还提到,现在短视频的传播力非常强,春天大家都喜欢亲近自然、踏青赏景,所以来打卡拍照的人越来越多。
大皖新闻记者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发现,当地市民拍摄的很多视频都拍出了“大草原”的意境。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这就是自由的味道”“人生就该是这样的旷野”……正如一位池州市民所说,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待久了,身边能有这样宽广无垠的“大草原”和别样的“孤独树”,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打卡。
农户余宏义站在麦田间,向记者介绍了事情的经过。他表示,随着春光正好,再加上视频的传播,近期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3月24日下午,他看到有打卡者竟然把椅子搬到田地里拍照,还有人骑着自行车到田里摆造型,甚至有人直接躺在麦子上拍短视频。余宏义看到这些场景,又气又急,一时冲动就想把树砍掉。后来在周边市民的劝阻下,他最后只是砍掉了部分树枝。
余宏义还透露,现在喷洒农药、除草剂都是通过无人机操作,田地里有游人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道路上密集停放的车辆严重影响了车辆和农机的通行,给耕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他心疼地说:“树下既可以乘凉,还有小鸟在上面做窝,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舍得砍啊?真的是迫不得已。”砍了自己种了多年的树,余宏义心里满是心疼和无奈。
“孤独的树”曾经是很多打卡者美好的回忆(网民供图)。农户砍树断枝后,“孤独的树”的遭遇被打卡者发到了网络平台,引发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对于这一事件,有人表示不解,但更多的当地市民和一些网民表示理解。有网友评论说:“心疼庄稼,也心疼农户,树其实也很无辜。”还有网友说:“有的人在这里治愈了心灵,有的人却因此陷入抑郁,其实农民不懂什么治愈和抑郁,他们只知道再不砍树,庄稼就要被破坏完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重视,网红打卡地在各地频繁出现。如何让市民或游客在开心打卡的同时,避免伤害到一些无辜的事物,成为了有关方面必须思考的问题。省内有关学者建议,对于一些非景区的网红地,“属地相关部门应及时主动介入,抽调相关力量加强协调监管,划定安全的打卡区域,及时疏导交通,并做好高峰期的分流工作。既要让打卡者玩得开心,也要考虑周边居民或相关利益方的感受,让他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免受过多干扰。”
池州“孤独的树”因成为网红打卡地,打卡者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农户耕作,农户无奈砍枝引发争议的事件。这反映出网红打卡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醒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平衡打卡者与周边利益方的关系,以实现和谐共生。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