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预计有60余家鄂企从区域碳市场“转场”到全国市场。文中介绍了全国碳市场扩围的意义、扩围后的情况,湖北为扩围做的准备,以葛洲坝水泥公司为例说明企业如何应对新挑战,还提及湖北区域碳市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3月26日,一则重要消息从生态环境部官微发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正式发布。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它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了行业覆盖范围。据相关信息透露,预计有60余家湖北企业将从区域碳市场“转场”,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大舞台。
那么,全国碳市场扩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覆盖了2200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而此次扩围纳入的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可是碳排放的大户。这些行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30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
扩围之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将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其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占比将超过60%。同时,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也有所增加,从原来的二氧化碳,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这三类。
湖北在全国碳市场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里是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简称“中碳登”)的所在地。中碳登承担着全国碳市场的注册、登记、清结算等重要任务。为了做好此次扩围工作,湖北宏泰集团围绕中碳登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功能优化以及能力建设与服务保障”等三项工作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碳市场扩容的准备工作。中碳登不仅参与了扩围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还提前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升级,扩展了系统功能,以确保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能够平稳运行。
在这60余家预计从区域碳市场转入全国碳市场的湖北企业中,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是其中之一。那么,企业将如何应对这一新的挑战呢?
葛洲坝水泥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表示:“自去年9月以来,我们对旗下的水泥厂进行了全面走访,摸清了碳数据的质量情况。”近年来,该企业在生产节能降碳改造方面投入巨大,累计投入近10亿元,并且基本的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通过这些改造,企业一年可减少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目前,企业正将重点放在推进污染物超低排放上,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增加替代燃料的使用占比。
葛洲坝水泥公司已经参与区域碳市场交易10多年了。夏枫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元购买碳配额,而如今企业每年都有盈余。”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夏枫已经成为了一名成熟的碳市场交易“操盘手”,熟练地运用“低买高抛”的策略。
对于进入全国碳市场,夏枫有着清晰的认识:“进入全国碳市场后,我们面对的是几千家碳排放履约企业,大家比拼的就是谁更低碳。”为此,企业正在开展能碳一体化平台建设,旨在实现旗下水泥工厂碳排放数据的实时计量。同时,企业也在密切对接自愿减排市场。
随着又一批企业转入全国碳市场,湖北区域碳市场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呢?
据悉,湖北区域碳市场将按照“降门槛、扩行业、增品种”的思路推进扩容。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将年排放门槛进一步降低的可行性;在行业方面,将从工业向数据中心、建筑、交通这3个非工业领域拓展;在品种方面,将逐步启动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纳入工作。
本文围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扩围的情况、意义以及湖北在其中的准备工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还提及湖北区域碳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扩围不仅是碳市场规模的扩大,更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对湖北乃至全国的碳排放管理和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