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详细介绍了毕马威中国在年会上围绕区域发展、AI应用等多个议题,与全球政商学界代表分享的关于中国与亚洲经济复苏、产业升级的前沿洞察,展现了毕马威对中国经济发展各方面的观点及助力中国发展的决心。
3月25 – 28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在海南博鳌盛大举行,这就是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此次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企业代表纷纷齐聚。年会搭建起了一座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相连的交流桥梁,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共商发展大计的重要平台。
作为受邀参会的重要一员,毕马威中国与全球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围绕区域发展、AI应用、能源转型、企业出海、宏观经济等一系列热门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分享了关于中国与亚洲经济复苏、产业升级的前沿洞察。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李嘉林指出,尽管当下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2024年中国GDP增速达到了5.0%,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这一耀眼的成绩单,不仅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效的有力显现,更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了稳定性和信心。毕马威中国也明确表示,将紧随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集中更多的优势资源,深耕中国市场,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增添更多的助力。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能源消费转型的步伐正在加速,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这为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毕马威中国董事、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在论坛期间表示,能源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各个领域,如效能提升、安全管理、市场预测、客户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潜力。然而,蔡忠铨也强调,要成功实现能源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并非易事,它依赖于有效的变革管理。毕马威中国将助力领先企业在明确制定清晰的指导原则和责任框架的基础上,在这场数智化浪潮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力的提升。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中国企业正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业务负责合伙人李瑶在论坛期间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不少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外资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机遇,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素的联动,正逐渐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优势。毕马威中国将借助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双向服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提供更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全面转型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爆发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备受关注。毕马威中国副主席、毕马威中国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毕马威中国首席技术官及创新主管合伙人刘建刚在“在AI应用中塑造核心竞争力”分论坛上表示,AI的企业级应用正在引领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企业从“后知后觉”向“先知先觉”的数智企业转型。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正在重构价值链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实时洞察客户需求,带动产品研发。利用智能化供应网络推动智能制造,借助全域AI布局实现精准营销,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此外,不同产业间的跨界合作与创新已成为应对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途径。
年会期间,毕马威中国研究院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主持了主题为“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的分论坛,吸引了众多中外企业家参与。蔡伟表示,当前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外部风险,传统的经营发展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成本管控、出海经营、运用新兴技术、并购重组等战略选择逐渐进入企业家的视野。例如,当前AI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拓宽市场创造需求,还能够提升组织管理决策效率,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工具。通过并购重组,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产业链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企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助力实现市值管理。在众多应对之道中,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性,选择适合的战略,成为当前企业破局突围、逆势增长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报道,展现了毕马威中国在年会上对中国经济多个方面的深入洞察。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向好,到能源转型、企业出海、AI应用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毕马威中国不仅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机遇,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支持措施。这表明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凭借自身优势和积极的发展态势,有望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战略实现突围增长。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