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从本月起终结针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制裁豁免这一事件,深入剖析了美国此举的背景、目的,以及委内瑞拉的应对措施和可能受到的影响。同时,还梳理了美国近期对其他国家采取的类似极限施压措施,揭示了美国极限施压策略的局限性和不良后果。
从本月开始,美国针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制裁豁免正式画上句号。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导致雪佛龙石油公司失去了在委内瑞拉开采和出口石油的“通行证”。
拉美地区的分析人士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美国重新走上对委内瑞拉极限施压的老路。从短期视角来看,这无疑会给委内瑞拉的经济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然而,把时间线拉长到中长期,美国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政权更迭的如意算盘恐怕难以打响。美国一味地执迷于“极限施压”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并且妄图依靠展示力量来处理外交关系,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美国要求雪佛龙停止在委业务,委政府强烈谴责
在委内瑞拉政府成功从关塔那摩监狱接回第一批本国移民后不久,特朗普于2月26日宣布,从3月1日起撤销前总统拜登给予委内瑞拉的“让步”。这一决定犹如一把利刃,斩断了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在委内瑞拉的原油开采之路。
紧接着,美国财政部在3月4日下达指令,要求雪佛龙逐步终止在委石油业务,并责令其在今年4月3日之前彻底退出。与数年前类似制裁生效时相比,此次雪佛龙的“撤离期限”大大缩短,当时它还有长达半年的时间来逐步撤出委内瑞拉市场。
目前,美国针对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威德福国际这四家石油技术服务巨头在委业务许可,以及针对意大利埃尼集团和西班牙莱普索尔公司等欧洲能源公司在委“以运原油来偿还债务”的业务许可,其命运尚不明朗,是否继续有效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彭博社在3月7日的报道中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不断施压,试图迫使更多的外国油气公司退出委内瑞拉市场。
△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资料图)
面对美方的这一系列做法,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副总统兼石油部长罗德里格斯等高层纷纷表达了强烈谴责。与此同时,委政府果断决定暂停从美国接收本国移民的航班。
马杜罗在3月5日和8日先后发声,他指出美国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委美双方沟通的进程,原本已经确定好的从美国遣返委移民的航班也将受到影响。马杜罗还强调,美国的真正目的是破坏委内瑞拉经济。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委政府即将启动一项名为“绝对生产独立性”的计划,以此来确保委内瑞拉经济能够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罗德里格斯则一针见血地表示,美国的做法不仅会让委内瑞拉民众深受其害,也会波及美国自身,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更会让美国在投资体系中的信誉遭受质疑。
事实上,作为美国企业的雪佛龙,也对美国政府“一刀切”的做法提出了质疑。雪佛龙首席执行官迈克·威尔斯日前在一次能源会议上直言,美国的能源立法需要更多的持续性和一致性,不能因为政府换届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美国取消制裁豁免的背景与目的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在2022年11月允许雪佛龙逐渐恢复在委石油业务,背后有着深刻的背景因素。当时,俄乌冲突爆发,欧美国家纷纷禁止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导致全球能源市场风云变幻。美国此举主要是为了借助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稳定美国国内当时居高不下的油价,同时也为欧洲盟友提供一个替代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选项。然而,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立即恢复了针对委内瑞拉的极限施压,其深层目的是妄图推动委政权更迭。
委内瑞拉高级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亚伦·奥尔莫斯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利用对外贸易政策,如加征关税、撤销制裁豁免等手段,对一些与自身发展模式不一致的国家进行打压,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不仅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内出现,在之前的美国历届政府中也屡见不鲜。
奥尔莫斯进一步指出,这再次体现了美国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看法,即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强行推销自己的做事方式,并将经济政策及相关工具作为国际打压的手段。这与其说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倒不如说是目前美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伊朗国际问题评论员波比·纳德利也对总台记者表示,美国取消雪佛龙在委经营许可的做法,其目的在于削弱委内瑞拉现任政府,进而支持亲美反对派上台。纳德利认为,美国希望通过制裁委内瑞拉的例子,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不能对美国提出的要求掉以轻心。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做法被批“损人害己”,委内瑞拉将“克服短期影响”
实际上,在美国此次取消对委石油制裁豁免之前,委内瑞拉近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迎来了多个利好消息。
今年1月中旬,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去年该国经济增长9%,其中建筑业、矿业和石油产业的增长尤为明显。同时,多年以来失控的通胀率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去年全年累计通胀率为24%,创下12年来的最低值。
2月上旬,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布月度报告称,2025年1月,委内瑞拉原油日产量达到103.1万桶,较上月环比增加3.3万桶。这是近年来委内瑞拉原油日产量首次突破100万桶大关,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然而,有观点认为,美国取消对委石油制裁豁免之后,委内瑞拉的经济发展可能会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人道主义危机和移民浪潮。
英国广播公司日前发文指出,取消石油制裁豁免,对于委内瑞拉政府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因为此前的制裁豁免为委政府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奥尔莫斯对总台记者表示,目前委内瑞拉经济很大一部分、至少政府预算的三分之二依赖石油收入。而雪佛龙在石油开采、勘探以及通过国际已知渠道进行销售等方面,已经成为委内瑞拉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雪佛龙在委原油日产量在23 – 25万桶之间,结合当前的国际油价,从财政角度来看,撤销许可证将直接限制委内瑞拉的外汇资金流入,从而影响居民收入增长。
不过,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委内瑞拉有着超过10年应对美国制裁的经验,自身在抵抗外部压力方面的能力比最初被制裁时更强,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委内瑞拉经济具备一定的抵抗制裁的韧性。
美国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学院拉美能源项目主任弗兰西斯科·莫纳尔迪日前表示,雪佛龙撤出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也不会“断崖式下降”,估计日产量损失为10万桶。
△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资料图)
委经济、财政和外贸部副部长威廉·卡斯蒂略对总台记者表示,取消制裁豁免虽然在短期内会使经济产生一定的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委内瑞拉有能力克服困难,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委内瑞拉是美国石油市场的第五大供应国,而委自身的石油市场仍能够依靠现有客户以及石油行业的增长和投资计划来维持发展,填补雪佛龙撤出所产生的空白。
卡斯蒂略还表示,过去几年,尽管欧美国家对委实行了多达1028项制裁措施,委内瑞拉经济仍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该国不仅提高了粮食自给率,还借助金砖国家及全球其他国家的市场,成功找到了新的渠道来销售其石油产品和非石油商品。他认为,美国取消制裁豁免,最终会反过来影响美国市场,推高其国内燃料价格,但委内瑞拉将继续通过已建立的机制来增加石油生产。
多国接连遭遇美式极限施压
梳理发现,近期美国政府除了取消对委制裁豁免,还对其他国家采取了类似的极限施压措施。
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古巴重新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而此前不久,时任总统拜登已通报美国国会,决定将古巴从美国认定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移除。
2月4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决定重启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对伊朗实施的极限施压系列措施,包括寻求将后者石油出口规模削减到“零”的措施,以此试图“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此外,为了迫使墨西哥、哥伦比亚、巴拿马等拉美国家在移民问题等方面作出妥协,特朗普政府分别采取了威胁加征关税以及“收回巴拿马运河”等手段。
奥尔莫斯对总台记者表示,美国对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古巴等国采取的施压政策,不仅不会改善全球经济平衡,反而会加剧地区不稳定。这一系列措施实际上是“美国优先”战略的一部分,即美国通过制造动荡和扭曲经济来为自己创造谈判空间,使掌握权力的一方能够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利益。比如,特朗普政府在移民问题上采取了大规模驱逐政策,对于那些不愿意接收被遣返本国公民的国家,则采取贸易制裁作为报复。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资料图)
卡斯蒂略对总台记者表示,美国迷信极限施压的效果显然是不可取的。目前,全球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许多国家坚持自主独立的政策,不会被来自华盛顿的指令所左右,这意味着美国制裁的效果大不如前。比如,在古巴,美国制裁已持续60多年,但并未改变其政治体制;在伊朗,制裁措施已超过40年,依然没有达到西方所期待的政治效果。
卡斯蒂略还强调,经济制裁作为外交政策武器,其最终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也会对实施制裁的国家造成伤害。
纳德利对总台记者表示,美国制裁和极限施压他国的做法,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不仅可能对被制裁国家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会加深被制裁国家对美国的不信任感。与此同时,一些原来的“盟友”正在设法与美国的极限施压措施保持距离,因为它们不愿意为正在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发生的一些事情背负责任。
综上所述,美国取消对委内瑞拉石油制裁豁免的做法,再次暴露了其极限施压策略的局限性。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对委内瑞拉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单边主义行为不仅难以实现其政治目标,还可能损害美国自身的国际信誉和经济利益。
本文围绕美国终结对委内瑞拉石油制裁豁免这一事件展开,详细阐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美国此举的目的、委内瑞拉的应对及可能受到的影响,同时列举了美国近期对其他国家的极限施压措施。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不仅难以达成其政治目标,还会损害自身利益,而委内瑞拉凭借自身经验和多元化经济结构,有能力克服短期困难,保持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