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展开,介绍了湖南在“三农”工作上的一贯决心,回顾过去一年乡村振兴成果,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阐述发展方向,号召全省党员干部群众落实决策部署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2025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一直以来,湖南始终坚决落实中央部署,在“三农”工作上展现出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强有力的行动。全省上下需凝聚力量,秉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谱写崭新篇章。
过去的一年,湖南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拓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和美湘村”建设不仅扩大了覆盖范围,还提升了建设质量,乡村全面振兴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效。这些成果为湖南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要实现农业更强的目标。湖南作为全国重要的产粮区,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714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616亿斤左右。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通过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培育优质品种,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洞庭粮仓”。同时,要完善种粮补贴机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拓宽农民直接售粮渠道,让种粮不仅“能赚钱”,还能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切实提高广大农业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要打造更美的农村。要遵循城乡发展规律,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加强村庄规划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下大力气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农业源污染治理、秸秆利用等重点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网络、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做好做实片组邻“三长制”工作,践行“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着力破除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陋习,倡导文明乡风,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要让农民更加富裕。省委一号文件将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各地要紧扣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受益、持续受益。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同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和返乡创业行动,帮助更多人就地就近就业。完善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权益维护一体化的外出务工服务体系,让群众增收的途径更加多元化,钱包更加鼓起来。
全省党员干部群众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干事的导向,增强干事的动力,形成干事的合力。凝心聚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本文围绕2025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回顾过去一年湖南乡村振兴成果,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阐述发展方向,强调全省上下应统一思想行动落实部署,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前进。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