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3月30日“投资中山”招商推介暨中山人才节启幕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中山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面的举措和成果,包括“一把手”带队招商、重大项目动工等。同时还提及中山在区域合作、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的进展,以及三角镇在招商上的亮眼表现。
伶仃洋畔,春潮涌动,一场决定城市能级实现重大跃升的攻坚战已然拉开帷幕。
在3月30日这一天,2025年“投资中山”招商推介暨“百万英才汇南粤”第十二届中山人才节盛大启幕。活动期间,中山不仅安排了“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等2场主体活动,市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个镇街也将陆续举办一系列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子活动。
当雄伟的大桥连通世界,“湾区之心”的中山以崭新姿态跃入人们的视野;当城市能级不断跃升,中山多年积累的实力正通过“四千亿答卷”厚积薄发。当“空间革命”的浪潮点燃“人才革命”的火种,当“产业重塑”的力量引领“生态重构”的进程,这场年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行动,究竟能为中山带来哪些全新的变化呢?《南方日报·中山观察》以8个版的大篇幅,深入聚焦中山招商引智的新动向。
若要观察2025年中山的开局态势,招商引资无疑是一个绝佳的窗口。“一把手”亲自带队启动“大兵团招商”模式,一季度就有144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资中山”招商推介会更是既揽得了资金又吸引了人才。延续着这股“火热开局”的势头,中山精心组建了招商引资的“最强战队”。
回顾2023年和2024年,中山的招商引资额连续突破千亿元大关,持续刷新历史纪录。众多优质项目纷纷投入真金白银,这无疑是对中山投下的一张张宝贵的信任票。
2025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中山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招商策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目标是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个。通过锻造最强战队,创新招商战法,形成项目落地并做大做强的强大合力,中山正以优质项目构建现代化产业的坚实筋骨,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改革的潮水日夜奔腾不息。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中山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努力构筑自身的发展新优势,全力推进深中一体化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招商引资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日益紧密,已然成为一座城市打造综合优势的系统工程。自2022年8月成立投资促进局以来,中山全力以赴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在招商引资工作朝着精细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因地制宜探寻既契合自身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招商新路径,成为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从主动走出去开展“大兵团招商”,到积极请进来打造产业交流对接平台,中山将招商引资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多元化的招商方式打造产业生态共同体,为高质量发展打开全新的局面。
今年,粤港澳将联合承办“全运会”。而在这个春天,一场产业体系竞赛的“全运会”已率先在南粤大地火热展开。在这场高手如云的比拼中,中山堪称一个低调的“全能型选手”。它以全省第二小的面积,孕育了涵盖国民经济超80%的工业门类,其工业门类之丰富、产业配套之齐全,着实不容小觑。
瞧,前方走来的参赛队伍正是中山“十大舰队”。
“新改扩建幼儿园17所、中小学7所,共计新增学位1.2万个”“全省首个中医药‘夜市’火爆出圈”“新增星级养老机构5家”……今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亮眼的数据,生动呈现了过去一年中山在民生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画卷。
近日召开的中山两会,为民生工作吹响了新的号角——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建设更高水平健康中山、优化养老服务供给。2025年,全市上下将秉持着快马加鞭未下鞍、扬鞭奋进不停蹄的劲头,为把中山建设成为大湾区优质宜居宜业美丽城市再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冲刺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的征程中,中山市三角镇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今年1 – 3月,三角镇招商引资新增投资签约金额超15亿元。
招商取得的开门红,正是三角镇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三角镇作为中山重要的产业引擎,近五年来,其工业投资增速一直位居中山市前列,集聚了依顿电子、英维克、英威腾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产业实力不断增强。
三角镇党委书记李凯航表示,三角镇正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中通道通车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建设湾区产业枢纽、交通枢纽、生活枢纽,致力于将三角镇打造成为中山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一极、“黄金内湾”产业发展的热土和投资高地。
本文围绕2025年中山的招商引智活动展开,介绍了相关活动安排,阐述了中山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成果、目标和举措,还提及了区域合作、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等情况,以及三角镇的招商成绩和发展规划,展现了中山在多方面的积极发展态势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