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议到改善,新能源汽车用电“清洁度”逆袭之路,可再生能源崛起,为新能源汽车“清洁”续航

本文聚焦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用电“清洁度”问题,介绍了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支撑,阐述了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发电量的增长情况,以及火电装机占比下降、新能源汽车充电量上升等现象,还提及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和电力来源“清洁化”的未来趋势。

从争议到改善,新能源汽车用电“清洁度”逆袭之路,可再生能源崛起,为新能源汽车“清洁”续航

尽管国内新能源汽车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但我国电力系统的“清洁指数”却让电动汽车的环保效果一直饱受争议。在3月30日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给出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内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和使用量正逐步攀升,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用电的“清洁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万钢详细介绍道,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接近1900GW(百万千瓦),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5%,在发电总装机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56%。而最新的数据更是令人惊喜,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经成功突破2000GW,我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最大的国家。在发电量方面,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了3460TWh,同比增加了19%,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达到了35%。

万钢感慨地表示:“过去我们常常担忧,如果电是从煤炭中发出来的,那所谓的清洁是不是就成了问题。但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可再生能源正在快速发展,这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电力系统中火电依然占据着主要比重,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来源一直被诟病不够“干净”,甚至被认为违背了低碳的初衷。丰田汽车CEO丰田章男就曾多次公开质疑这一问题。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电力装机系统的能源比例结构也在持续发生变化。从2020年到2024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在总装机容量中的比重从56.6%下降到了43.1%。2023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量首次超过了火电装机量,在总装机量中的比重首次突破50%;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亿瓦,大约占据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33.5亿千瓦,同比增长了14.6%。其中,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尤为迅速,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45.2%和18.0%,二者装机容量之和已经逼近火电装机容量。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量也在持续上升。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辆,全年充电量预计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30%。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有357.9万台。

万钢还指出,2021年时,新能源汽车基本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但到了2022年,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改变,新能源汽车开始向北部地区扩展。到了2024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域的推广,以及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北部地区的销量也在逐步增长。而北部地区恰好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产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最为集中的消费地区。考虑到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波动性,目前中东部地区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中采取了“风光火”打捆发展的模式,这也导致了新能源装机越多,配套煤电规模就越大的问题。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来源将会不断朝着“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的预测,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量将达到36亿千瓦以上,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亿千瓦以上。全年将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亿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量预计超过11亿吨标煤。

从争议到改善,新能源汽车用电“清洁度”逆袭之路,可再生能源崛起,为新能源汽车“清洁”续航

本文围绕国内新能源汽车用电“清洁度”问题展开,通过万钢在论坛上的发言,展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果,包括装机量和发电量的增长、火电装机占比的下降等。同时,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量上升以及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还指出了中东部地区新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电力来源“清洁化”是未来趋势,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为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601.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