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展开,介绍了具身智能的概念、市场规模、战略意义,以及多位院士对其的观点和看法,还阐述了具身智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意义和前景。
近日,顶端新闻记者从北京发回报道。在3月29日至30日期间,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突破以及产业落地的有效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在大会上明确指出,具身智能已然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它强调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进行动态交互,进而实现自主学习和进化。早在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就首次提出了具身智能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将感知、行动与认知进行深度融合。
顶端新闻从大会上获取到重要信息,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已经成功突破4800亿元。而且,随着大模型端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相关专家预计到2031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吸引着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具身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认为,这一举措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具身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为戴琼海院士在中关村论坛现场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于海斌在大会中强调,具身智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层面的革命,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它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人与机器、人与世界之间的紧密关联。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与环境的紧密互动,积极倡导感知、行动与认知的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大会开幕式的致辞中,戴琼海进一步介绍道,具身智能高度强调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以及具身经验的重要性。它将智能的研究从传统的符号处理和抽象推理拓展到了与物理世界的实际互动中。具身智能使得智能体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感知、理解和行动,为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具身智能为我们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深入研究智能体在环境中的具身行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感知、认知和行动的内在机制,从而有力地推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戴琼海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具身智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将不断得到拓展,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本文围绕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介绍了具身智能的概念、市场规模、战略地位,以及其在思维方式转变、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意义,展现了具身智能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