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该论坛聚焦材料领域,分享前沿动态、交流科学问题,还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以及“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十条”倡议。
在3月29日,正值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期间,一场意义非凡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在北京圆满召开。此次论坛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办,以“强科学发现之源、筑材料发明之基”为主题,吸引了全球科技界和产业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参与。
【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其一,纳米材料领域的微纳尺度传感功能材料的增敏与特异性识别策略。该问题关注如何提升微纳尺度传感功能材料的灵敏度以及实现特异性识别,对于推动纳米材料在传感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其二,超导材料领域的超导材料组织性能调控机理。了解超导材料组织性能的调控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超导材料的潜力,拓展其应用范围。
其三,未来材料领域的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型材料发现与理性设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其来发现新型材料并进行理性设计,将为材料科学带来新的突破。
其四,稀土材料领域的稀土永磁材料成相机理与结构调控方法。这一问题聚焦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形成原理和结构调控,对于提高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五,生物基材料领域的面向纤维新材料的高效生物合成理论。探索高效生物合成理论,能够为纤维新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其六,钢铁材料领域的极端环境下钢铁材料组织稳定、性能演变与环境相容性机理。研究极端环境下钢铁材料的性能变化,有助于开发出更适应恶劣环境的钢铁材料。
其七,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多场耦合作用下玻璃形成过程中的弛豫机制。多场耦合作用下玻璃形成过程的弛豫机制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玻璃材料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其八,有色金属材料领域的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表界面离子/电子传输协同机制与动态结构演变规律。该问题对于提高固态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
其九,化工新材料领域的聚合催化体系与聚合物多级结构作用机制。研究聚合催化体系与聚合物多级结构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化工新材料。
其十,核材料领域的极端耦合服役工况下堆芯结构材料的协同失效机制行为模型。建立极端耦合服役工况下堆芯结构材料的协同失效机制行为模型,对于保障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此外,来自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的代表共同发布了“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十条”倡议。这一倡议倡导各类企业携手共进,共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促进全球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此次论坛汇聚了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高校院所、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单位的500余位代表,他们齐聚一堂,共同为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展开,介绍了论坛的主题、目的,详细阐述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还提及了“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十条”倡议以及论坛参会代表情况。此次论坛对于推动企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