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中文建设,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开启

本文围绕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展开,介绍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建设目标,阐述了推动各类语言资源建设的举措,提及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行动等内容,强调了加强数字中文建设对语言文字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聚焦数字中文建设,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开启

3月31日,澎湃新闻自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近期教育部、国家语委以及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这份《意见》蕴含着诸多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规划,将为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与变革。

根据《意见》规划,到2027年,国家数字中文建设行动要取得重要成效。届时,语言文字数据要素的价值将得到有效释放。在工作机制方面,将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格局。同时,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前沿语言技术、优质语言资源、新型语言服务等基础支撑能力也将显著增强。而到2035年,中文在全球数字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应用场景中的使用占比将显著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化将有力支撑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语言文字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意见》还着重提到了语言资源建设方面的内容。在推动基础性语言资源建设上,实施国家关键语料库共建共享计划,重点支持建设大规模中文语料库,同时涵盖高质量民族语言文字语料库、手语盲文语料库、行业领域语料库、语言监测动态语料库等。在加快应用性语言资源建设方面,重点推进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发展的资源建设。此外,开展战略性语言资源建设,建设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重点建设支撑国家安全与发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语言资源。

在人才培养领域,《意见》提出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培养语言文字信息化相关人才的机制,致力于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依托国家语言文字关键研究领域领航计划,着重培养精通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加强语言人才供需机制研究,支持高等学校语言学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加强“语言 + 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面向语言文字信息技术产业及未来发展方向,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提及实施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行动。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推广共享。不仅如此,还要助力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教学新范式,研制大语言模型能力素养框架(师生版)。此外,提升信息化场景下教师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意见》明确指出,以加强数字中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是大语言模型等新兴科技创新应用的重要基础,是赢得人工智能技术竞争先机的时代要求,是有效发挥语言文字资源优势服务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对于语言文字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文介绍了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涵盖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建设目标、语言资源建设举措、人才培养机制、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行动等内容,强调了加强数字中文建设对语言文字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267.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