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赋能下,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现状。通过介绍像梁倩娟、魏先雄等农村电商从业者的成功案例,阐述了农村电商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有这样一位深受乡亲们喜爱的人物——全国人大代表、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倩娟,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梁掌柜”。她投身电商行业多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将家乡的土特产销售得越来越好。起初创业时,网店年销售额仅6万元,而如今已大幅增长至600万元,并且累计带动了周边300多户群众参与其中。
无独有偶,在湖南省隆回县元古村,农户主播魏先雄的故事同样精彩。他从一名外出打工者毅然选择回乡创业,通过独特的创意,把自己的农民父亲打造成“古代大侠”形象,成功转型为拥有百万级粉丝的网红播客。他不仅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到全国,还把当地的乡俗文化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播电商、短视频、智慧物流等新兴元素不断涌现,乡村发展正逐渐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商务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6493.6亿元,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更是同比增长15.8%。
“直播电商已经成为农产品电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农产品电商高层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处长林海鹏如此表示。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创新力量在直播电商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商业价值,成为推动电商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利用数字人直播、AI大模型,农村电商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内容生产、更精准的商品推荐和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创新了应用场景,推动农村电商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升级。
去年,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打造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记者从3月25日商务部召开的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下一步,商务部将引导大型电商平台企业下沉农村市场,拓展农村电商应用场景,扩大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规模,培育一批农村电商“领跑县”、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和数字流通龙头企业,推动农村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
甘肃省陇南市电子商务发展局副局长焦武民分享了陇南市以村级服务点培育农村电商人才的发展经验。他指出,村级服务点是培育新型农民、孵化创业人才的实训基地。陇南市每年培训各类电商人才1万余人,依托电商产业链就业创业的群体达32万人,全市还建设了80个直播村和直播基地。“通过村级服务点的实训带动,我们让更多群众从电商‘小白’变成了网销农产品的行家里手。就像礼县60多岁的农民张家成,通过淘宝直播带货家乡苹果,成为登上央视的致富带头人。”
在梁倩娟看来,直播电商的意义不仅在于畅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通过深度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催生了大量就业机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直播电商提振消费、促进就业的作用,梁倩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本地特色产品的线上销售,培育本地直播电商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就业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各地区应构建完善的直播电商生态体系,包括加强平台对接、扩大流量扶持等措施,同时设立直播电商培训基金,加强人才培训。此外,还要鼓励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商发展,对在电商销售规模、品牌建设、带动就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农村电商企业、合作社及个人给予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产品电商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挑战。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李鸣涛直言:“当前国内电商内卷式竞争比较明显,价格战、同质化问题尤其突出。这会造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被压缩,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农产品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在会上发布了《2025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他认为,发展农产品电商,应鼓励探索“链式发展”,即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联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整合利益链、应用技术链、探索创新链、采用资金链、提供服务链、培育生态链,促进农产品电商的生态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倡导特色发展。同时,电商与实体、电商与电商之间应加强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建更加良好的生态关系。
本文介绍了农村电商在数字经济赋能下的蓬勃发展,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其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农村电商前景广阔,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