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展开,详细介绍了2024年蓝领的收入情况、各行业收入差异、岗位满意度、地域就业变化等内容,并对未来蓝领收入趋势进行了展望。
3月31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揭示了2024年蓝领群体的诸多就业现状。数据显示,2024年蓝领平均月收入达到了6150元,相较于2023年的6043元,实现了1.77%的增长。回顾过去十年,蓝领月均收入年均增速高达7.2%,这一增速约为白领增速(2.8%)的2.6倍,蓝领群体收入增长势头强劲。
从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换算下来月薪约为5695元。由此可见,接受调研的蓝领平均月薪已经小幅度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这无疑是蓝领群体经济地位提升的一个显著标志。
分行业来看,在主要蓝领群体中,2024年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的月均收入位居前三甲。月嫂月均收入达到9302元,货车司机为8751元,外卖员是7496元。其中,货车司机和外卖员的月均收入相比去年涨幅均超过了10%,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然而,并非所有蓝领行业都呈现收入增长的态势。网约车司机和建筑工的月薪出现了小幅度的负增长。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从6430元降至6325元,建筑工月均收入从5980元下滑至5876元。另外,主播行业的收入差距极为悬殊,0.25%的头部主播攫取了行业90%以上的收益,93%的主播月收入不足3000元,其中31%的主播月收入甚至低于1000元。
在岗位满意度方面,《报告》显示外卖员和制造业工人对薪酬的满意度均超过了60%。这表明技术驱动的岗位不仅带来了收入的增长,还显著提升了从业者的职业获得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工等传统体力岗位的满意度仅在40% – 50%之间,收入与劳动强度的匹配度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还指出了就业市场的一些新变化。2024年,小微企业(100人以下)在县域及三、四线城市的岗位数量占比从2023年的10%急剧增长至29%,成为了就业需求的新引擎。同时,服务业内部的地域流动呈现出两极化趋势。快递员与外卖员的省外就业比例较去年有所下降,以外卖员为例,2024年省外就业比例下降了5.19%;而月嫂的跨省流动比例却逆势增长了5.34%。
展望未来,《报告》对蓝领群体的收入前景持乐观态度。未来三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渗透不断加深,蓝领收入仍有上行空间。部分城市的高技能岗位月薪有望逼近7000 – 8000元,与白领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关于数据来源,《报告》于2024年12月通过问卷调研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总共收集到23726份有效样本。需要说明的是,蓝领职业指的是以体力劳动或技能操作为主,具备专业技术资质或实践经验,服务于生产、制造、服务、维护等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职业群体。
本文依据《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展示了蓝领群体在收入、行业差异、岗位满意度和地域就业等方面的现状。蓝领收入整体增长且超越全国平均水平,但不同行业有增有减,岗位满意度也因岗位性质而异。同时,就业市场出现新变化,小微企业成为就业新引擎,服务业地域流动两极化。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蓝领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