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姚伏镇永胜村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宁夏瑞胜鑫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并开展“粮食银行”业务,解决了农户卖粮、存粮难题,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增收,还带动了周边种粮户积极参与。
3月24日这一天,对于平罗县姚伏镇永胜村的小麦种植户孙建军来说,是格外轻松的一天。一直压在他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稳稳当当地落了地。他带着精心收获的150公斤麦子,满怀期待地来到宁夏瑞胜鑫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按照“50公斤小麦兑换35公斤面粉”的既定比例,他一次性顺利地兑换到了105公斤新鲜出炉的面粉。孙建军满脸笑意地说:“有合作社帮忙收粮食,我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小麦因为储存不当而发霉了,而且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磨制的面粉,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啦!”
其实啊,压在孙建军心上的这块石头,也是几年前永胜村众多小麦种植户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村党支部书记黄培无奈地介绍道:“平时,村里有很多人都前往城里打工去了,不少农户家里的小麦根本没人照管。时间一长,小麦就特别容易发霉,粮食浪费的情况经常发生,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
到了2024年,永胜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特色发展模式。他们先是盘活了旧学校的固定资产,接着又大胆投资150万元,建设了一座面积达600平方米的石磨面粉原料、加工、成品车间。与此同时,村集体集中流转了200亩土地,还积极带动村民自主种植了2000余亩小麦。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宁夏瑞胜鑫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以小麦的加工销售为关键纽带,引领着村民和村集体一步步走向增收致富的道路。
黄培书记信心满满地说:“村民的粮食由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统一进行收购、加工和销售,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合作社在种植和运输方面的成本,还轻轻松松地解决了村民卖粮的大难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户存储粮食不方便、市场价格不稳定以及种植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村党支部联合合作社又推出了一项贴心的“粮食银行”业务。这项业务为农户提供了小麦兑换、面粉存折、存粮换面、随时结算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服务,就像给农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种粮大户谈银萍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人和实干家。她自掏5000元入股合作社,家里种地收获了足足3万公斤小麦。她把这些小麦卖给“粮食银行”,一下子就获益7.6万元。不仅如此,她还在“粮食银行”存了500公斤粮食。谈银萍总是积极为“粮食银行”的发展出谋划策,她希望能把自己多年跑市场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运用到“粮食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合作社,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赚钱,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走进该合作社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呈现在眼前。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石磨设备,一颗颗饱满的小麦在经过去皮、研磨、去麸、筛分等一道道精细的工序后,神奇地变身为麦香浓郁的石磨面粉。这些优质的面粉通过平罗县供销合作社平台、热闹的集市以及便捷的网络电商平台,源源不断地向平罗县周边地区售卖。黄培书记高兴地介绍说:“我们已经和企业签订了1500公斤的面粉订单,同时还和村民签订了3000公斤的以粮换面订单。‘粮食银行’成立后,仅仅去年一年,村集体就获得了57万元的收益,200余户村民从中得到了实惠,还有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如今,姚伏镇周边的30余户种粮户也都尝到了“粮食银行”的甜头。他们既可以以每公斤2.6元的价格向“粮食银行”出售小麦,也可以利用“粮食银行”的存单兑换面粉,吃上自己种出来的放心粮。去年,种粮户孙建军把自家产的1200公斤小麦卖给“粮食银行”,一下子就卖了3120元。他干劲十足地说:“今年我打算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希望能赚得更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平罗县姚伏镇永胜村通过“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合作社并开展“粮食银行”业务,解决了农户存粮卖粮难题,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带动了周边种粮户,展现了该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良好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