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苏州市总工会印发的《关于发挥苏州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和苏州市总工会委员会委员履职作用的意见》展开,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及相关具体举措,旨在增强工会代表、委员履职效能,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
3月31日,苏州市总工会正式印发了《关于发挥苏州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和苏州市总工会委员会委员履职作用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犹如一阵春风,为工会代表和委员的履职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它明确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机制,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推动工会代表、委员积极主动地走近职工。他们将认真倾听职工的民意,通过领办实事来展现良好形象,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素质,切实增强履职效能。如此一来,就能更高效地为职工群众发声代言,为推动工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意见》内容丰富,涵盖了3大方面,包含9条具体举措。其中,“六个一”工作机制更是亮点十足。具体来说,就是每周要进行1次与职工的面对面交流,每年至少开展1次宣讲活动、参加1次培训、解决1项难题、形成1份调研、提出1份提案。通过这种清单式的方式,推进履职工作朝着经常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工会代表、委员真正做到与职工“干在一起、打成一片”,让职工在平时能够看得见他们,在有事的时候能够找得到他们。
在“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方面,每位代表、委员每年至少要开展1次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在宣讲过程中,他们会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身边的生动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每年至少参加1次工会组织的学习培训,培训的主题广泛,涵盖了工会法律法规、劳动关系协调、职工权益维护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升代表、委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他们服务群众的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在“密切联系职工,搭建沟通桥梁”方面,苏州市总工会构建了“工会—委员—代表—基层职工”四级联络架构。在这个架构下,工会代表、委员要将与职工的面对面谈心交流常态化,每周至少交流1次。他们会通过记录“工情周记”等方式,全面细致地了解职工的想法诉求,认真收集职工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上反馈。此外,工会代表、委员还要充分结合自身的专职专业专长,每年为所在选区的职工至少办成1件实事或解决1项难题。他们会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基层工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以及职工群众的意愿呼声,每年至少形成1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在“提升履职实效,强化责任担当”方面,每名代表、委员每年应围绕工会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和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单独或联合至少提出1条意见、建议或1份提案。这就要求他们时刻关注工会工作的动态和职工的需求,积极为工会的发展和职工的权益出谋划策。
苏州市总工会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六个一’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工会委员会委员在推进工会改革、服务职工群众、助力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带动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文介绍了苏州市总工会印发的《关于发挥苏州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和苏州市总工会委员会委员履职作用的意见》,重点阐述了“六个一”工作机制及其在强化政治引领、密切联系职工、提升履职实效三方面的具体举措,该机制旨在提升工会代表和委员履职效能,更好服务职工群众,推动苏州工会工作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