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2025届环保志愿教师培训班展开,详细介绍了培训班的启动、学员参观监测站、开班仪式以及首堂大气课程等内容,展现了培训班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环保力量方面的积极举措。
2025年3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中,一场意义非凡的生态文明“绿色播种”活动在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拉开了帷幕。3月30日,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2025届环保志愿教师培训班正式启动。此次培训班面向众多候选学员进行选拔,共有100名候选学员通过了简历筛选、电话沟通等两轮初选,成功获得了线下面试的机会。经过专业且严格的线下面试环节,最终有21名优秀的志愿者教师学员脱颖而出,他们就像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将成为本届生态文明教育“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员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深圳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深圳监测中心站”)为志愿者教师学员们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学员们首先走进了深圳监测中心站,亲身感受深圳生态环境监测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在监测大楼一楼,学员们通过“深圳环境监测的一天”电子大屏系统,全面了解了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情况。在预报预警中心,学员们借助市区高精度大气监测网络实时数据,深入理解了空气质量监测和会商的详细流程,这使得大家对一线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而在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学员们近距离观察了大气、水、土壤样本的分析流程,了解了无人送样和自动化分析技术,进一步加深了对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的认识。
当天下午,培训班的开班仪式正式举行。仪式上,高级工程师、班主任冯献芳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冯老师鼓励学员们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深烙印在心中,不仅要成为绿色先锋,更要成为行动标杆,将所学的知识和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随后,班长代表全体学员发言,表达了大家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珍惜学习机会的决心,并表示会争取将学到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理念运用到今后的活动中,积极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
在授旗仪式环节,班主任向学员们授予了2025届自然学校班旗和“深圳市环境监测志愿者服务队”队旗,这标志着2025届环保志愿者教师的生态之旅正式开启。
开班仪式结束后,2025年自然学校的首堂课正式开讲。这堂课由深圳监测中心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婵芳老师担任讲师,围绕“大气”这一主题展开。刘老师以大气环境与健康的视频作为引入,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随后,刘老师深入讲解了不同污染物质的特征、危害及其治理措施。学员们听得十分专注,并且结合实际案例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为了让学员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实践课上,老师展示了数字孪生大气监测站点的模拟场景,并带领大家开展了趣味十足的大气动力学“气球实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随着首堂大气课程的圆满结束,2025届环保志愿教师培训班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场充满意义的生态之旅,就像一场及时雨,通过知识与实践的双重灌溉,让生态文明理念在每位学员心中生根发芽。接下来,志愿者教师们将化身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在后续的培训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共同呵护“深圳蓝”这张靓丽的名片,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详细记录了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2025届环保志愿教师培训班的全过程,包括学员选拔、参观监测站、开班仪式和首堂大气课程等内容。培训班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开展,致力于培养环保志愿教师,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为深圳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