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华为旗下智能汽车业务子公司引望展开,详细介绍了引望在3月31日发生的股权变更、工商注册信息变更等情况,还阐述了引望的发展历程、与华为汽车业务板块的关系,以及华为汽车业务的业绩表现和引望股权多元化的后续进展猜测。
3月31日,这一天对于华为的汽车业务而言意义非凡。一方面,华为向外界披露了其汽车业务呈现出的强劲增势;另一方面,华为旗下智能汽车业务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引望”)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股权变更。原本由华为100%控股的引望,如今形成了新的股权架构,即华为持股80%,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汽车各持股10%。与此同时,引望的注册资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最初是由华为出资10亿元,现在变为华为出资8亿元,长安和赛力斯各出资1亿元。
就在3月31日当天,引望的更多工商注册信息也一并完成了变更。其中,法定代表人由郑丽英变更为华为新任轮值主席徐直军。引望还组建了新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共7名,长安和赛力斯各占据一席位。董事长由徐直军担任,两位副董事长分别是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则担任董事。另外三名董事都来自华为,分别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以及卞红林和白熠。后两位可查的公开身份分别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TO、华为旗下投资公司哈勃科技董事长。
同样在3月31日,华为发布公告,宣布在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由徐直军当值轮值董事长,主持公司董事会及董事常务委员会。从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不难看出,从技术、投资到管理,华为都向引望调派了“精兵强将”,足见华为对引望的重视程度。
引望是在2024年1月注册成立的,它是华为将旗下车BU分拆后成立的子公司。该公司曾提出了“打造成为股权多元化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的构想,并且积极邀约整车企业入股合作。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成为了引望第一位整车企业股东,在去年8月初,阿维塔科技与华为、引望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赛力斯汽车紧随其后。二者皆以115亿元购买华为持有的引望10%股权,并且按照约定,转让价款都将分三期支付。
到了2025年1月,在收到阿维塔和赛力斯第一笔转让款各23亿元后,华为就启动了将车BU的技术、资产所有权以及人员装载到引望的工作,引望也正式成为华为旗下主攻智能汽车技术的子公司。
今年2月底,阿维塔和赛力斯已分别向引望支付了第二笔股权转让价款,金额皆为57.50亿元。赛力斯(601127.SH)在4月1日发布公告,披露了对引望股权的收购进展,称已支付完两期总计80.5亿元股权转让款,按照约定,还需支付剩余第三期交易价款34.50亿元。目前,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经办理完成,引望10%的股权已登记至赛力斯汽车名下。
目前,华为旗下汽车业务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和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其中,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的主要业务内容是“鸿蒙智行”,其分别和赛力斯、北汽、奇瑞、江淮合作开发了四个智能汽车品牌,即问界、享界、智界和尊界。在业务关系上,引望是鸿蒙智行的一揽子技术提供方和软硬件供应商。
3月31日,华为发布了2024年财报,这份财报中汽车业务表现十分亮眼,从以往“拖后腿”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为最具潜力业务板块。财报显示,2024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实现收入263.53亿元,同比增长474.4%,并且华为透露,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首次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业界对于引望第三家整车股东有诸多猜测,像被余承东青睐的上汽、东风、广汽等整车大厂都传出了与华为接触的消息。然而,半年过去了,引望的股权多元化构想,除了阿维塔和赛力斯入局外,目前尚无下一步进展。
本文详细介绍了华为旗下智能汽车子公司引望在3月31日的股权变更、工商信息变更等情况,回顾了引望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与华为汽车业务板块的关系。同时,展示了华为汽车业务在2024年的出色业绩。尽管引望提出了股权多元化构想,但目前除阿维塔和赛力斯入局外,尚无新的进展,未来引望及华为汽车业务的发展仍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