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引发连锁反应,各地区行业影响全解析

本文围绕美国最新关税政策展开,外资大行对此进行了点评,分析了该政策对欧美、亚洲地区企业及各行业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还提及不同行业在股价表现上的差异以及投资者看好的投资领域。

近期,美国出台了最新的关税政策,这一举措引起了外资大行的广泛关注与点评。

高盛美国宏观团队经过详细分析后认为,美国宣布的关税税率加权平均达到了18.3%。不过,在扣除特定类目豁免的情况后,实际关税增加了12.6个百分点。而且,考虑到后续可能出现的反制措施,以及特定行业的关税可能会继续增加,整体关税提高的幅度或许会高于高盛此前预期的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高盛欧洲宏观团队指出,欧盟已经做好了报复美国关税的准备。在4月7日召开的欧盟外交事务理事会贸易会议上,可能会针对美国4月2日确定的关税措施给出全面的回应。该团队进一步分析,欧盟制定贸易报复政策将遵循三大主要标准:一是在“价值层面”,针对特定产品关税,像钢铁、铝、关键进口产品和汽车等;二是在“关税率层面”,针对更广泛的对等关税;三是借助新政策工具在服务领域实施报复。

对于亚洲企业而言,关税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不过,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可能会通过经济增长放缓和/或货币波动受到间接影响。摩根大通认为,部分对美直接出口占收入比例较高的特定企业信贷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这些企业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产能扩张,并且拥有高质量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它们有能力吸收潜在关税带来的冲击,信贷影响可能会得到缓解。然而,资产负债表严重杠杆化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更高。

在亚洲地区(占新兴市场债券指数投资级(CEMBI BD)的41%),约14.4%的地区被认为直接受到美国关税影响。这主要是由工业部门推动的,特别是来自中国台湾省和韩国的以出口为导向、对美有大量直接出口的企业。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企业在美国计划和正在进行的产能建设,以及它们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抵消关税的影响。与此同时,占新兴市场债券指数投资级亚洲地区39%的大型金融行业受关税影响较小,为该地区提供了强大的缓冲。

由于钢铁和铝关税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金属与矿业可能较为脆弱。不过,它们在新兴市场债券指数亚洲地区的权重仅为3.8%,且这里的风险也是间接的,因为对美直接出口非常少。

瑞银的调查显示,潜在盈利风险最大的行业包括机械、石化产品、运动服装代工、生物科技和科技硬件。从股价角度看,在2018年,大多数出口导向型行业表现不佳,包括机械、科技硬件和家电,而医疗设备是唯一表现良好的行业,这得益于政府加快医院建设的激励措施。从近期股价走势来看,似乎所有出口导向型行业都已开始对关税上调做出反应,年初至今,这些行业的表现均逊于明晟中国指数。瑞银团队预计,出口导向型行业将继续面临更高关税以及关税对美国(乃至全球)需求潜在影响带来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估值合理、相对不受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国内消费股被投资者看好。瑞银认为,今年可能会通过刺激消费来支撑经济增长。而且,鉴于年初至今A股表现逊于H股,且相对不受地缘政治影响,A股可能是更好的风险分散投资领域。

外资大行对美国最新关税政策的点评,分析了该政策对欧美、亚洲不同地区企业及各行业的影响。亚洲企业虽直接受影响小,但部分行业会受间接影响,不同行业股价表现有差异,而中国国内消费股和A股因自身优势被投资者看好。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899.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