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聚焦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描绘了当地春日的生机景象,重点讲述了国家电网为葡萄种植灌溉提供电力保障,助力葡萄干加工企业发展,以及村里借助电商直播等产业发展成为“网红村”,还发展起民宿等旅游产业。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通过新建和改造供电线路等举措,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支撑,使村庄收入增加,村民生活日益红火。
阳春三月,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离火焰山不远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枝头的杏花正含苞待放,像是羞涩的少女,街边的杨柳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活力。干净又宽阔的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电杆如同忠诚的卫士,一直延伸到家家户户和田间地头。
3月17日清晨,当第一缕春光洒在这片土地上,村民们就纷纷扛起坎土曼,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要趁着这大好春光,将一条条葡萄藤蔓从土里小心翼翼地挖出来。按照计划,他们必须赶在月底前,完成全部2000多亩葡萄藤的上架工作。在田地里,国家电网天山雪莲(吐鲁番)共产党员服务队格外忙碌,他们正在帮助村民沙塔尔·阿不都买音启用50千伏安的机井专用变压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确保葡萄上架后能及时喝上“头茬水”。
“第一次浇水特别重要,不仅要及时,还要浇透,不然后期长势肯定不会太好。”新城西门村党支部书记依克拉木·艾热肯认真地说道,“村里的3台机井变压器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近年来电网进行了大规模的‘焕新’,现在再也不用为灌溉用电发愁了。”
画面切换到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员工在新疆丝路骄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场景,他们正在这里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和宣传工作,照片由谷碧娇拍摄。
在葡萄干产业方面,这里的葡萄干产品款式多样,味道也各不相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企业负责人王永昶介绍说:“企业购置了葡萄干AI电气化智能分选设备,还引进了哈密瓜智能分拣生产线,这些先进的设备能够精准识别杂质和劣果,大幅提高了分拣和包装效率,单日最高销售量达到2万单。”
早在2023年,新城西门村就有了新的发展举措。村里在葡萄干加工厂房边上安装了一台专用变压器,还建起了红石榴电商直播基地。并且面向全自治区招聘青年带货主播,依靠数据流量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
如今,电商基地已经有长期签约主播20余人,年销售额达到3600多万元。这不仅直接带动了包装、物流等下游产业的发展,还为村里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70余个。
随着各项产业的全面发展,新城西门村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前来参观学习、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这让村里发现了新的“商机”,从2024年开始,村里陆续建起了一批民宿、农家乐,“阿娜尔小院”就是其中之一。小院主人阿不力克木·克然木开心地说:“民宿的单日最高毛收入超过1万元,平时也在两三千元。”
从2022年以来,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累计新建、改造新城西门村供电线路10余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5台。这些举措可以满足未来10年的用电需求,为农业种植、瓜果加工、电商销售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到了2024年,新城西门村集体收入由2022年的56.3万元提高至62.3万元,同比提高10.65%,人均纯收入达到3.5万元。如今走进新城西门村,无论是村庄的外景,还是村民的家里,面貌都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新时代的奋进之美。电力充足,产业兴旺,村庄美丽,新城西门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在走稳致富增收道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有了更足的信心、更强的动力。
本文介绍了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在国家电网供电保障下,葡萄种植、葡萄干加工、电商直播、民宿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的情况。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通过新建和改造供电设施,满足了当地产业用电需求,促进了村庄经济增长,提高了村民收入,展现了电力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新城西门村在致富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的良好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