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18日奇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及厂庆促销活动,揭示当下中国车市车企一边高举智能化大旗、一边陷入价格战的现状,分析了合资品牌定价权的让渡情况,并探讨价格战的出路以及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3月18日,在奇瑞举办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众多参会者还未来得及仔细消化猎鹰智驾那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参数,紧接着铺天盖地的“3.18奇瑞厂庆”促销信息便汹涌袭来。此次促销涉及30多款车型,全部推出限时一口价的优惠政策。乍一看,这两个信息似乎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它们却精准地勾勒出当下中国车市的真实面貌:如今的车企们,左手高高举起智能化的大旗,右手却使劲挥动着降价的镰刀,在价格战的泥潭中纷纷上演着一场场激烈的大戏。
从去年开始,大家应该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合资产品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亲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车的售价却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比如均价在30万以上的理想汽车,去年的销量超过了50万辆;问界M9更是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级豪华车月度销冠。这种看似风光的一口价销售模式,背后其实是合资品牌在市场压力下,对定价主导权的无奈让渡。
那么,这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究竟何时才能结束呢?车企又该如何从这价格战的泥潭中成功脱身呢?在笔者看来,提升产品价值是唯一的出路。这就如同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激烈的千元机大战之后,最终脱颖而出的并非那些只靠低价竞争的“价格屠夫”,而是那些成功建立起生态护城河的创新者。当中国车市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逐渐散去时,我们或许会恍然大悟,所谓的“一口价”狂欢不过是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一阵阵痛前奏。真正能够决定汽车行业未来走向的,依然是对技术深度的不懈探索和对用户价值的用心深耕。那些在价格战的喧嚣中,依然坚持向研发实验室投入大量资金的车企,正在悄无声息地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本文通过奇瑞发布会引出中国车市现状,指出车企在智能化与价格战之间的博弈,分析了合资品牌定价权让渡现象,强调提升价值是车企走出价格战的关键,认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取决于技术探索和用户价值深耕,那些注重研发的车企更有可能把握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