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泵出口压力上升展开,详细阐述了其对泵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如效率下降、温度升高等,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此外,还介绍了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分类、工作原理、与控制阀的区别以及主要特点等内容。
在实际的泵运行过程中,关闭出口门时泵出口压力上升,这会对泵产生一系列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
效率下降:当出口阀门关闭,若流量处于偏小状态,泵的工作效率就会明显下降。此时,泵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来维持运转,然而输出的有效功率却减少,从而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
温度升高和振动增大:泵腔中的水会快速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水与泵体之间会产生摩擦,同时叶轮与介质之间也会发生摩擦,这些摩擦都会产生热量。如果没有足够的介质将热量带走,泵体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温度的升高会进一步导致泵产生噪声,并且振动也会明显加大。
-
性能不稳定:在一些极端情形下,比如泵处于关闭状态下以小流量运行或者无流量运行时,就可能会产生气蚀现象。气蚀一旦产生,会对泵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最终导致泵体振动加剧、密封出现泄漏、轴承损坏,甚至可能出现抱轴的情况,使泵无法正常工作。
-
安全风险:倘若泵体温度过高,其内部的压力会急剧增加,这就存在泵体爆裂的危险,严重威胁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当遇到泵出口压力过高的问题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
调节水泵转速:通过调整水泵的转速能够有效地调节压力,这一过程可以借助变频控制技术来实现。变频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精确地调整水泵的转速,从而达到调节压力的目的。
-
调整水泵出口阀门:可以选择完全打开或者部分关闭水泵的出口阀门。当减少流出面积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压力就会相应地增加,从而实现对压力的调节。
-
减少运行水泵台数:如果整个系统允许的话,可以停止运行一些水泵。这样一来,整体的流量就会减少,相应地压力也会随之降低。
-
安装调压阀:在泵的出口位置安装调压阀,调压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压力进行灵活调节,确保泵出口压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
增加泄压管路:安装一条泄压管路,使部分流体能够通过这条管路直接返回到储槽或容器中。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出口压力,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因此,为了保证泵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建议避免长时间关闭出口阀门运行。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分类
1.按阀后、阀前控制分为:自力式阀后(减压)控制阀、自力式阀前(泄压)控制阀。
2.按是否带指挥器分为
a.直接作用型自力式调节阀
直接作用式调压阀是通过介质本身直接对阀门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调压的作用。它有阀后取压形式与阀前取压形式两种。阀后取压能够保持阀后的压力在设定的范围内,实现阀后减压的功效;阀前取压则可以保持阀前的压力在设定范围内,达到阀前泄压的功效。
b.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
指挥器操作型调节阀是通过两个阀门之间的相互控制,来实现自动调压的作用。
工作原理
1.自力式阀后压力调节的工作原理( 见下图)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与控制阀的区别
这两类产品存在明显的区别。控制阀既需要外界能源(如电源或气源)作为驱动能,又需要接受外来控制仪表信号,才能改变阀内截流件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改变流体流量的目的。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则既不需要外来能源,也不需要接受外来控制仪表信号,仅仅依靠被调介质的压力信号,就可以实现压力调节。
主要特点
1.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无需外加能源,能够在无电无气的场合正常工作,使用起来既方便又节约能源。
2.其压力分段范围细且互相交叉,能够实现较高的调节精度。
3.压力设定值在运行期间可以连续进行设定,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对阀后压力调节时,阀前压力与阀后压力之间比为10:1~10:8。
5.采用橡胶膜片式检测,执行机构的检测精度高、动作灵敏。
6.采用压力平衡机构,使调节阀反应灵敏,控制精确。
零件图
本文先阐述了关闭出口门导致泵出口压力上升对泵产生的效率下降、温度升高、性能不稳定和安全风险等影响,接着介绍了调节水泵转速、调整出口阀门等解决泵出口压力过高的方法。还详细介绍了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分类、工作原理、与控制阀的区别以及其主要特点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泵出口压力相关问题及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知识,以保障泵的正常运行。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