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法院严惩制售假案,25人获刑并罚!

东莞第三法院审理的一起涉嫌生产销售假货、销售假药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详细介绍了案件中制假、售假的犯罪流程、涉及金额和品牌,以及法院的审理结果和判罚情况。

近日,东莞第三法院对一起影响恶劣的涉嫌生产销售假货、销售假药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作出了公正的判决。经过严谨的审理,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黄某飞等25人有期徒刑,刑期从十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同时还对他们处以了相应的罚金。在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方面,被告黄某东等15人需支付高达2369万余元的惩罚性赔偿金,并且要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刊上向消费者公开道歉,同时发出风险提醒。

东莞法院严惩制售假案,25人获刑并罚!

案情:网上售卖假货假药牟利

追溯到2019年,这起案件的犯罪链条便悄然开始形成。被告人王某飞、徐某辉、李某分别雇佣员工,精心组建了3个制假团伙。他们将犯罪的生产车间搭建在了安徽省、湖南省等地的出租屋内,在这些隐蔽的场所自行加工生产假冒“BAYER”“SWISSE”“Menevit”“Melrose”等知名品牌的商品。随后,他们将这些精心制作的假货销售给以黄某东、林某鹏(另案处理、已判刑)为首的2个供应商犯罪团伙。

黄某东、林某鹏在采购到这些假药、假货后,并没有就此罢手。他们安排员工将案涉的假药假货进一步分销给以钟某生、陈某彬、林某彬为首的3个经销商犯罪团伙。而这些经销商团伙则通过微信朋友圈、线下门店、淘宝店铺等多种渠道,将这些假货、假药销售出去,以此牟取暴利。

2022年6月,公安机关通过细致的侦查,掌握了确凿的线索。在安徽省、湖南省、广东省等地展开了收网行动,成功抓获了王某飞、黄某东、陈某彬等25人。经过统计,黄某东、陈某彬、林某彬等15人非法销售假药的金额达到了285万元,而徐某辉等25人非法销售假货的金额共计1431万余元。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制作、销售假货、假药涉及“BAYER”“SWISSE”“Combantrin”、兰蔻等20个知名品牌,影响极其恶劣。2023年5月,市第三市区检察院依法提起了刑事诉讼及产品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审理:承担刑事责任与惩罚性赔偿

东莞第三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认定。法院认为,被告人徐某辉等4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生产假货,这种行为构成了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人严某瑗等2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告人李某等3人既制作又销售假货,构成了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而被告人黄某东等16人不仅销售假药,还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了销售假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在产品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方面,黄茂东等15名被告作为假药的销售者,实际参与了销售假药并从中获利。他们的行为侵犯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应依法承担消除危险、赔礼道歉、惩罚性赔偿等民事责任。

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法院依法作出了公正的判决。判处被告人黄某东、王某飞等25人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420万元至2万元不等。同时,黄某东等15名被告在相应责任范围内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共计2369万余元,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刊上,分别就销售假药的行为向消费者公开道歉、发出风险提醒,声明召回假药。二审维持原判,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本文围绕东莞第三法院审理的制售假货假药案展开,介绍了案件中犯罪团伙从制假到售假的完整链条、涉及金额和品牌,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判处刑罚和罚金,还要求部分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道歉等责任,二审维持原判,体现了法律对制售假行为的严厉打击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505.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