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贵州省自“八五”普法开启后的法治建设情况。详细介绍了贵州在政策引领、创新普法、法治文化培育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展现了贵州在法治建设征程上的积极探索与努力。
在黔贵这片充满魅力的大地之上,法治的春风正以一种蓬勃且不可阻挡的态势,吹拂至每一个角落。它宛如一股强劲的动力,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自“八五”普法拉开帷幕以来,贵州省坚定不移地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以及“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步伐坚定且迅速。从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到深入深耕基层法治;从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到精心培育法治文化,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举措,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且令人振奋的法治建设图景。
政策引领 绘就法治建设新蓝图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将其摆在突出位置。贵州建立了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衔接配合制度,深入推进法治领域的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45项重点改革任务。省委还专门召开了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彰显了对法治建设的决心与力度。同时,完成了10件省政府规章、223件以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的2024年度贵州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对360件次省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协议、重大改革等提出了1200余条法律意见,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贵州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 – 2025年)》犹如一盏明亮的灯塔,为法治前行的道路指明了方向。这份方案对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理法治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等关键领域的工作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规划。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将省级规划层层细化,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在立法保障方面,贵州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发展需求。为了守护好绿水青山,《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该条例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污染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严格规范。一位参与条例制定的专家感慨道:“贵州的生态环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立法,我们为这份财富加上了一把坚固的‘法律锁’。”
在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域,《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为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安全保障等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规则,有力地助力贵州大数据产业在法治轨道上快速发展。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将法治保障视为数字经济的“压舱石”,通过创新立法、技术赋能、司法协同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法治环境。贵阳科创城作为国家网信办首批网络立法联系点,正以“立法 + 技术”双轮驱动的模式,积极探索网络空间治理的“贵州方案”。此外,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网通办”“智慧法庭”等数字化平台,将普法融入政务服务的全流程,让群众在办事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创新普法 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
在铜仁市碧江区,“肥尧尧”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是碧江融媒推出的短视频普法主角,通过一个个幽默风趣的情景短剧,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当地居民李大爷笑着说:“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看了‘肥尧尧’的视频,才发现法律就在身边,而且这么有意思。”
黔东南州司法局打造的“苗侗普法”全媒体体系同样成绩显著。融合了多种媒体平台的“苗侗普法”,年均发布超1000条普法作品,阅读量突破30亿次。近日,在凯里市的一个偏远苗寨,记者看到村民们一起围坐在手机前,观看“苗侗普法”的直播,参与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普法活动。其间,一位苗族大妈通过直播连线,向律师咨询土地纠纷问题,得到满意解答后,她开心地说:“现在有了这样的好平台,我们不出远门,就能问法律问题,太方便了!”
在榕江县寨蒿镇扒王村,老歌师向青年歌师传授民歌普法知识。 通讯员 王炳真 摄(贵州图片库发)
此外,在黔东南、黔南等民族地区,群众将“民歌普法”作为重要载体,组织编写了1200余首“法治民歌”,将民族民俗文化巧妙地运用到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中,使普法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法治文化 滋养黔贵大地润人心
如今的贵州,以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广场”、法治文化墙为代表的普法阵地随处可见。法治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既接地气又能滋润人心,这是贵州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
在贵阳市的甲秀楼旁,法治文化公园每日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休闲游玩。公园里,法治雕塑错落有致,法律知识宣传栏内容丰富。漫步其中,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学到法律知识。一位正在给孩子讲解法治雕塑含义的家长说:“这样的公园太好了,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能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
在基层,法治文化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不久前,在独山县,一台以法治为主题的贵州花灯戏在乡村巡回演出,精彩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剧中讲述了一位村民因不懂法律,险些陷入诈骗陷阱,最终在法律帮助下识破骗局的故事。演出结束后,一位村民激动地说:“这个戏演得好,让我们知道了要学法、懂法,才能保护好自己。”
在遵义市的一个村庄,“法律明白人”老王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村里两户邻居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老王凭借所学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成功化解了矛盾。“以前遇到纠纷,大家要么争吵,要么找村里长辈,现在有了法律知识,我们能更公正地解决问题。”老王自豪地说,这得益于遵义市司法行政部门对“法律明白人”的系统培训,从常见法律法规到纠纷调解技巧,全方位提升了他们的能力。
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把小的矛盾消除在萌芽、化解于未然,是贵州省面临的重要课题。2021年以来,贵州省把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法治贵州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并写入省委一号文件,铜仁市率先成为全国“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6个试点地区之一。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显著的成效,让法治信仰日益深入人心,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社会的基础日益稳固。一个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法治贵州正在昂首阔步地向我们走来。
本文全面展示了贵州省在“八五”普法以来的法治建设成果。通过政策引领完善法治体系,创新普法让法律贴近民众,培育法治文化滋养人心等多方面举措,贵州省在法治建设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法治信仰逐渐深入人心,为构建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