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进博会走进湖北专题对接活动,详细介绍了活动现场的热闹场景,各地企业积极洽谈合作的情况。同时深入分析了众多国内外企业青睐湖北的原因,包括科技实力、产业优势、区位交通以及开放平台等方面,展现了湖北在开放发展中谋求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
3月18日,湖北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内热闹非凡,呈现出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汇聚于此,积极洽谈合作事宜。智利水果、新加坡粮油、法国化妆品、韩国护肤品、欧美日用品等众多特色产品背后的企业代表们,在这里寻找着合作的契机,最终数家企业成功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了“牵手”。
在现场的线下对接活动中,一家来自葡萄牙的外资企业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我对湖北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武汉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在人才资源、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等方面,都为外资企业创造了极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湖北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这是进博会走进湖北专题对接活动的现场画面。(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定外贸和外资。进博会作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也是各地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关键平台。2025年,进博会进地方活动走进湖北,无疑为湖北架起了一座联通世界的桥梁。
众多国内外企业纷纷青睐湖北,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蛇年春晚的“武汉时间”让人印象深刻,追光列车“光谷光子号”凌空飞过,无人驾驶车带领观众仿佛“驶入未来”。这些惊艳亮相的背后,是一个科技蓬勃兴起、产业繁荣发展的湖北。
在湖北,“硬核”基因充分彰显了重工底蕴。武汉的国家级新能源实验室与当地车企紧密联动,生动诠释了长江经济带高端制造的标杆形象;襄阳制造园区内,新能源纳米车型成功落地,充分展现了汽车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湖北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满盘活”,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湖北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得“中”独厚,运输方面客货两旺,这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湖北汇聚了九省通衢的优势,串联起“三个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节点。“米”字型高铁网络日益织密,中欧班列“四向齐发”,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空中丝路畅达全球。
在花湖国际货运机场,本土特色的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大龙虾等产品,当日就能够送上全国的餐桌和货架;而泰国榴梿、美国波士顿龙虾、挪威三文鱼等各国生鲜,次日即可“降落”荆楚大地。凭借枢纽之“通”,湖北尽享商贸之“达”。这个开通了93条国内外货运航线的航空“不夜城”,正不断迸发着“超级运力”。
科技兴、运输通、产业旺,湖北不止于各自领域的“独奏”,更演绎着开放包容、共话发展的“合唱”。湖北拥有3大自贸片区、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6个综合保税区、8个开放口岸、9个国家级经开区,这些构成了湖北对外经贸合作的“大舞台”;中外合作国际园区、内外贸一体化领军企业,成为了湖北吸引外资的“金名片”;相约赏樱花、两湖对话、世界武当太极大会等活动,搭建起了湖北对外交流的“直通车”。湖北通过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让安全畅通、兼容并包的产业供应链成为共享繁荣的“共赢链”。
在“四叶草”(进博会)的赋能下,湖北在开放中积极谋求共同发展。如今,一幅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荆楚大地上徐徐展开。
本文围绕进博会走进湖北这一事件,介绍了活动现场企业积极合作的情况,深入剖析了湖北吸引众多国内外企业的原因,包括科技、产业、交通、开放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展现了湖北在开放发展中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和光明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