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的“体重管理年”行动,结合当下“春断食”减肥热潮,邀请专家探讨减肥相关问题,包括盲目断食的危害、肥胖的成因、科学减肥的方法以及脂肪对身体的重要性等内容。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明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大力倡导全民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依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按照我国对肥胖症和超重的诊断标准来看,中国成年人超重率已经达到了34.3%,肥胖症患病率更是高达16.4%。如此高的比例,让体重管理成为了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
近期,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春断食”的减肥热潮。一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宣称“春断食”可以实现“速瘦”的效果,这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与此同时,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减肥产品也是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方法和产品真的能帮助人们有效减肥吗?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相关专家来为大家详细解读。
观点:盲目断食违背了自然规律
“中医并没有明确提出过‘春断食’的概念。”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曹红霞介绍道。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摄入充足的营养。如果盲目进行断食减肥,很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甚至引发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曹红霞进一步解释说,“春断食”的概念与国际上流行的“8 + 16轻断食法”有些相似。“8 + 16轻断食法”是指在8小时内完成三餐,其余16小时仅饮水。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午不食”的理念也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延长空腹时间来促进脂肪代谢。
曹红霞分享了一个她曾接诊过的病例。患者小肖今年20多岁,就诊时头戴帽子,神情焦虑。等诊室里其他人都离开后,小肖摘下帽子,露出了稀疏到几乎能看见头皮的头发。小肖告诉曹红霞,为了追求“快速瘦身”,她长期服用网购的减肥药。虽然体重在短期内骤降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脱发和闭经,停经半年都没有恢复。
“快速减重很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甚至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曹红霞强调,肌肉流失还会降低基础代谢,让人形成“易胖体质”。她还指出,减肥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而不是盲目节食。过度饥饿容易引发暴饮暴食,反而不利于体重的控制。
分析:肥胖成因 中医西医各有说法
什么才算是肥胖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姚庆介绍,医学上通常以BMI(身体质量指数)为基准,正常范围是18.5 – 23.9,超过28就被认定为肥胖。此外,体脂率(成年男性>25%、成年女性>35%)、腰围(成年男性>90厘米、成年女性>85厘米)以及腰臀比(成年男性>0.9、成年女性>0.85)等指标,也都是判断体重异常的重要依据。
曹红霞表示,中医认为肥胖与体质密切相关。脾虚、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因为“升清降浊”功能失调,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而西医则将肥胖分为生理性(如饮食过量、运动不足)、病理性(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以及药物性(如激素治疗的副作用)三类。
支招:合理运动 可以实现高效减肥
两位医生都一致认为,合理运动是实现高效减肥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才算合理运动呢?姚庆解释说:“先进行无氧运动,再进行有氧运动,燃脂效率会更高。”无氧运动优先消耗糖原,后续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不过,运动顺序需要结合个体状态和运动强度综合考量,不需要过度追求。长期坚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科学的饮食,才是减脂的关键。姚庆建议,上班族每周进行3到5次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累计达到150分钟/周)和2到3次抗阻训练(每次20分钟),这样可以兼顾减脂与增肌。“保持健康饮食并结合锻炼,每周减重0.5 – 1公斤是比较适宜的。”
姚庆同时提醒大家,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量运动。“过度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量运动容易导致肌肉损伤、关节积液等问题。普通人应该避免模仿运动员的高强度运动。”
曹红霞补充说,对于大体重的人群来说,游泳、骑行等低冲击运动是首选,因为这些运动可以保护膝关节。
中西医协同 可有效控制体重
厦门市中医院前不久开设了中西医协同体重管理门诊。曹红霞介绍,该门诊通过针灸、刮痧、穴位埋线、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来疏通经络,缓解脾胃中枢的堆积,从而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自然地达到减肥的效果。此外,门诊还开展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特色功法教学,以提升患者的新陈代谢水平。曹红霞举例说,曾经有患者通过“9天的限食”和中药的协同治疗,成功减重4.2公斤。
曹红霞还强调,每日保证7到8个小时的睡眠(包括午休),对于调节血糖、血压和体重至关重要。“熬夜会扰乱激素分泌,加剧脂肪堆积。”
在饮食习惯方面也有很多讲究。曹红霞推荐大家先喝素汤(如蔬菜豆腐汤),这样可以增强饱腹感,然后再吃蛋白质(如去皮鸡肉、鱼虾),最后摄入少量粗粮和蔬菜。她特别强调,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以上),并且要避免吃“下饭菜”。“辛辣刺激的食物会激发食欲,无形中会增加食物的摄入量。”
提醒:脂肪对身体有益 勿盲目追求低体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姚庆提醒大家,脂肪是人体必需的宏观营养素,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必需脂肪酸,并且参与储能、保温、保护内脏、激素合成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重要生理过程。合理摄入优质脂肪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他建议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成人每日摄入优质脂肪40 – 60克(可以通过食用坚果、深海鱼等获取),并呼吁大众不要盲目追求低体脂,“健康范围内的脂肪是生命的保护层”。
此外,姚庆还提醒大家,BMI(身体质量指数)只是一个参考标准,观察身体健康状态还需要关注身体的肌肉量。可以通过人体成分仪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有时候,一个肌肉量较大的人BMI也会较高。”姚庆说。
本文围绕“体重管理年”行动,针对当下“春断食”减肥热潮,邀请专家从多方面剖析减肥问题。专家指出盲目断食危害大,肥胖成因中西医各有观点,强调合理运动、中西医协同、良好作息和饮食习惯对减肥的重要性,同时提醒勿盲目追求低体脂,为大众提供了科学、全面的减肥指导。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