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北京市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通过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引出伊然的故事,介绍了她忙碌的工作状态、独特的个性,以及她为营造社区“熟人社会”所做的努力,展现了她用真心服务居民换来居民真情回馈的美好画面。
在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里,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场景。北京市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无奈又打趣地说道:“现在人家不投诉项目,投诉我啦!我都快扛不住啦!”这一幕被观众看在眼里,有人不禁感叹:“伊然书记的精神状态太领先了!”要是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来形容,她妥妥就是一个高能量的“E人”,活力满满、热情洋溢。
画面中的这张照片,正是伊然的微信头像。没想到,自2015年伊然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以来,她的工作节奏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越来越紧凑。她自己调侃道:“别说旅游了,这5年来,我最远就去到通州开会!相机已经五六年没拿出来了!”
伊然的同事用一句话精准地概括了她的个性:“即使崩溃,也是笑着崩溃。”在旁人看来,她仿佛永远都带着那一抹乐观的笑容,从容地面对工作中的种种挑战。
伊然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小区里蚊子肆虐、喜鹊吵闹影响居民生活,居民会第一时间找到她;供暖出了问题,屋里冷得像冰窖,居民也会向她求助;甚至有人家里燃气灶打不着火,也会来麻烦她。伊然随手翻了翻手机,无奈地说:“我一天不看手机,微信就有2000多条未读消息。”这数量惊人的未读消息,就像一个个等待她去解决的小难题。
记者不禁问她,生活完全被工作占据了,难道不会觉得烦躁吗?伊然依旧笑着回答:“工作性质就是这样,也没人逼着自己干。换个角度想想,老百姓遇到难题了,每一件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我作为社区的负责人,能不帮他们解决吗?这么一想,就完全能理解,也不会觉得烦了。”
以真心换真心
今年已经56岁的伊然,成长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在大院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在大院里,邻里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我家有事,就把孩子扔到你家待个两三天;你家有事了,我家也会主动来帮忙。”那种亲密无间的邻里关系,深深地烙印在伊然的心中。即便现在大家都住进了小区,她依然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把社区变成一个充满温情的“熟人社会”,让左邻右舍都能像一家人一样,“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
照片里,伊然正认真地指挥工作人员进行除蚊工作。曾经有一位老太太投诉小区蚊子太多,还反映树木高度不对。伊然在和老太太沟通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老太太其实挺孤单的”。于是,她经常抽出时间陪老太太聊天。伊然觉得:“有人陪伴,老太太的情绪有了出口,烦心事自然就没那么多了。”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老百姓的“聊天”需求,伊然还专门跑去北京大学进修了半年社会心理学。她刻苦学习,甚至还在星巴克泡了一个月,专心研读《犯罪心理学》。这种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
而在《您的声音》总导演徐洁勤眼中,伊然之所以遇到事情从不躲避,是因为她具备很强的能力,能够有效地调动资源、推进事情的解决。“比如,面对蚊子太多的投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无理取闹,但伊然却会认真对待。她会去联系相关部门,了解蚊虫多该打什么药,应该找哪个部门负责,结果真的有人来处理。所以她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结识一拨人。不管居民的需求是否合理,她都会实实在在地去想办法解决。”
照片里,伊然正积极地组织社区老人参与活动。《您的声音》播出后,伊然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走在街上都会被人认出来。“还有人打12345指定要找我,哎哟,我这段时间的12345工单都快赶上半年的了!”她又一次笑着“吐槽”起来。
不过,令人暖心的是,龙泽苑的居民看到伊然一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大家都会互相提醒“别在群里@她,少打一个电话,她太忙了”。
说到这里,伊然的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她感慨地说:“老百姓都很善良。不管是大问题还是小困难,只要你真心实意为大家办事,大家也绝对会真心对待你。”
北京市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的工作日常和社区服务故事。伊然工作繁忙却始终保持乐观,积极解决居民的各种问题,为营造“熟人社会”付出诸多努力。她用真心服务居民,最终赢得了居民的理解与关爱,体现了真心换真心的美好社区关系。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