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改善,服务消费开启提质惠民新篇章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展开,重点讲述了方案针对“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提出的任务,尤其是在养老服务方面,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以及民政部的相关举措,还提及了对“一小”的具体措施和服务消费市场的规模等情况。

服务消费意义重大,它一头紧密连着民生福祉,另一头则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此次新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专门设立了“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并且在方案中给予了这部分最多的篇幅。该行动明确提出了6条重点任务,其中涵盖了多个重要方面。例如,优化“一老一小”的服务供给,积极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大力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全力推动冰雪消费,着力发展入境消费,以及稳步推进服务业的扩大开放。

破解服务消费中的“足不足”问题,是实现服务消费增长的关键要点之一。当前,“一老一小”相关的服务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有鉴于此,方案在服务消费部分率先提出要推进适老化改造,积极发展抗衰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等一系列措施。

今年以来,机器人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让许多人对未来“机器人 + 养老”的模式充满了期待。不久前,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虽然要实现完全依靠机器人进行照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一些地方,机器人技术已经开始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

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机器人咋帮忙?

在浙江杭州,一款智能辅助型外骨骼机器人最近开始在养老机构进行试点应用。它借助人机协同技术,能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重新获得行动自由。88岁的史志钧老人平时行动十分不便,但在这款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他可以扶着栏杆自主行走了。

科技的进步不仅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大大减轻照护者的工作强度。

此外,机器人技术还在失能老人的护理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在广东省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有几个康复机器人最近开始上岗工作。它们可以为老人提供艾灸、推拿、超声波等康复服务,还有一款机器人甚至可以跟老人下象棋。另外,陪伴机器人、扶抱机器人也已经进入了测试引入阶段。

民政部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智慧 +”养老新场景,拓宽“平台 +”养老新渠道。鼓励平台企业积极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多个行业进行融合发展。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改善,服务消费开启提质惠民新篇章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要创新拓展“智慧 + 行业 + 平台 + 养老服务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通过科技赋能、行业融合、平台整合等方式,有效汇聚不同行业的优质资源以及优势服务内容和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服务,进一步畅通养老服务消费渠道。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为何聚焦“一老一小”?

一方面,方案着重增加对老年群体的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对于“一小”也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和托幼一体服务;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等。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为什么要重点聚焦增加对“一老一小”的服务供给呢?戳视频↓↓↓来听专家的解读。

近年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巨大

近些年,针对各种群体的服务需求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例如,为老年群体的多层建筑加装电梯、提供老年助餐服务等,解决托育问题,以及涉及生活性服务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家政服务等。这些服务的市场规模也非常庞大。比如,银发经济规模目前大约在7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也已经超过了万亿元。

面对现阶段一些服务不足的问题,怎样发动市场等多方力量来解决呢?戳视频↓↓↓继续听专家怎么说。

本文围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详细阐述了针对“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的举措,特别是养老服务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同时提及了对“一小”的支持措施以及服务消费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强调了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对于服务消费提质惠民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当前服务不足问题的解决思考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229.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