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爆火到文旅崛起,隰县悬塑香梨书写传奇

本文聚焦山西隰县,讲述其因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出圈,古刹小西天的悬塑与当地特产玉露香梨相互成就,带动当地文旅和梨产业发展,同时介绍了隰县出圈的原因及未来应对挑战、保持发展的规划。

在山西的版图上,有一座隐匿于吕梁山余脉的古县城——隰县。这座曾经相对低调的小城,在去年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因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而声名远扬。古刹小西天那令人惊叹的悬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惊艳了世人的目光,还如同强劲的引擎,带动了当地特产玉露香梨的销售,让隰县迅速火出圈。

从游戏爆火到文旅崛起,隰县悬塑香梨书写传奇

画面中,果农们正忙碌地在位于隰县城南乡的智慧果园示范基地采摘玉露香梨(2021年9月14日摄)。他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手中的梨子饱满多汁,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富饶。

时间来到2024年,隰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这一年,隰县GDP同比增长10.6%,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门票收入分别是上一年的5.1倍和6.4倍,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凭借出色的文旅融合表现,隰县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单”。与此同时,玉露香梨的销售市场也实现了飞跃式拓展,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让世界尝到了隰县的甜蜜。

从游戏爆火到文旅崛起,隰县悬塑香梨书写传奇

这是隰县小西天内的悬塑(2024年4月19日摄),每一尊悬塑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一“火”一“甜”一相逢,恰是满城烟火气。在“悟空效应”的强大推动下,隰县这座十几年未曾大变样的古城,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清晨8点多,小西天景区就已经迎来了一批批外地游客。景区对面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小面馆里,老板娘李娟6点钟就开始忙碌地和面,这个时间比半年前提前了3个多小时。县城北街上,道路和房屋都进行了改造,两侧房檐下挂着红彤彤的灯笼,一个脚踏祥云、手持金箍棒的悟空像立在街口牌楼下,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对于在小西天景区当了4年导游的史晓丹来说,游客的增多既是幸福也是挑战。尽管景区导游人数已从8人增加到31人,但今年春节假期,她依然忙得不可开交。每天6点到岗,除夕夜甚至忙到凌晨才下班。“每天游客都超过1万人,一天要解说六七场。”史晓丹笑着说道,虽然辛苦,但脸上洋溢着满足。

隰县文旅局局长赵会兵给出了一组最新数字。今年从除夕到初七,小西天一共接待游客12.8万人次,比去年国庆假期的9.1万人次高出了40%。这样的增长速度,充分显示了隰县旅游的火爆程度。

62岁的吕候明对此感受更加明显。十几年来,他一直蹬着三轮车在县城走街串巷卖小吃,每天的收入最多也不过400元。小西天火了之后,他在景区旁开了一个固定小吃摊,收入成倍增加。“正月初七那天,我卖了1200元。”吕候明兴奋地说道,脸上满是对生活的憧憬。

从游戏爆火到文旅崛起,隰县悬塑香梨书写传奇

在山西隰县的一处果园内,果农们正熟练地采摘着玉露香梨(2024年9月12日摄)。那一个个金黄的梨子,如同大自然赋予的珍宝,承载着果农们的希望。

与小西天的“火”紧密相连的,是玉露香梨的“甜”。在景区入口,不时有工作人员从护栏外给排队的游客端来切好的玉露香梨。许多游客还没看到小西天的悬塑,味蕾就已经被这香甜的梨子征服了。来自上海的郑南英说:“玉露香梨太好吃了,我已经买了几箱准备带回去。”

果农贺国华家里种了十几亩玉露香梨,一年能产6万多斤。现在,她在景区对面摆了个水果摊,销量十分可观。“再有一个月,今年的梨就卖完了。”贺国华开心地说,3年前她在县城买了楼房,还把两个孩子接到了县城上学。“梨子换房子”,这句在隰县流传的顺口溜,成为了很多果农生活变迁的真实写照。在隰县9.1万人口中,有7万多人住在县城,他们的生活因为玉露香梨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2003年出生的贾慧芳大学毕业后回到隰县工作。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县城的游客越来越多,各种民宿、咖啡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还经常能看到外国人的身影。“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盼头了。”贾慧芳充满信心地说道。

晚上9点多,隰县鼓楼街上依然热闹非凡。街口一家不大的咖啡馆里,不时有外地游客走进来,专门点一杯玉露香拿铁。店长田佳说,去年小西天出名后她才开了这家店,生意一直很不错。透过咖啡店二楼的窗户,明万历年间修建的鼓楼在十字街口静静矗立,不时有车辆和行人从旁边经过,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

从游戏爆火到文旅崛起,隰县悬塑香梨书写传奇

这是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的小西天(无人机照片,2022年7月23日摄),从空中俯瞰,小西天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那么,隰县究竟是如何出圈的呢?隰县地处山西临汾市西北部山区,2019年这个农业县才刚刚脱贫摘帽。去年的强势出圈并非偶然。小西天,原名千佛庵,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去年《黑神话:悟空》游戏上线后,“既见未来,为何不拜”的名场面让取景地——小西天一鸣惊人,迅速火爆出圈。

但正如很多游客所说,游戏只是一个推手,小西天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尤其是大雄宝殿,面积仅为169.6平方米,却容纳了近2000尊贴金悬塑。天宫楼阁层层叠起,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最大的佛像3米多高,最小的佛像拇指大小。得益于当地科学的保护措施,小西天历经数百年仍宛如新作,让人们得以领略古代悬塑的绝妙技艺和匠人的匠心独运。“不来小西天很遗憾,来了很震撼。”游客郑南英的话,代表了很多游客的心声。

而“流量”想要长留,离不开贴心的服务。小西天核心景点大雄宝殿每批次最多容纳40人参观,突然的爆火对于景区管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甚至曾因游客长时间排队等候引发“差评”登上网络热搜。面对游客的不满,隰县没有选择辩解和推诿,而是真诚地接受批评,用贴心的服务温暖人心,用有力的行动快速改进。全县动员3000余名党员干部在一线提供志愿服务,副县长现场唱歌安抚游客、文旅局长扮唐僧与游客互动、公安局长现场指挥秩序、全县党政机关腾出停车场……一个个暖心之举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了隰县努力改进旅游体验的诚心,不少网友纷纷点赞:“真诚永远最能打动人。”

“小西天看过了,玉露香梨带上了。”这是很多外地游客离开隰县时留下的一句话。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全国有很多地方都种玉露香梨,但偏偏隰县的香梨走红,并非仅仅是因为地理条件适合这么简单。

从游戏爆火到文旅崛起,隰县悬塑香梨书写传奇

在隰县玉露香梨智能化分选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把包装好的玉露香梨运往出货口(2021年9月14日摄)。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隰县人对玉露香梨产业的用心。

隰县种梨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隰县种植过金梨、铁梨、鲜水梨、木瓜梨等众多品种。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杨盛说,最初选择在隰县推广玉露香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中了这里悠久的种梨历史。更重要的是,当地推广玉露香梨的决心。去年刚退休的隰县果业局干部杨林祥至今仍记得当年起步时的艰难。农户怕风险不愿种,政府就免费送苗;政府还组织家里有地的干部带头种,甚至一度把玉露香梨推广面积作为乡镇一项硬任务来抓。“2008年全县玉露香面积不到2000亩,正是县委县政府久久为功,最终发展到现在的23万亩,全县80%土地种植梨果,80%农民从事梨果,80%农业收入源自梨果。”杨林祥感慨地说道。如今,隰县被称为金梨之乡,玉露香梨以“咬一口、流一手”的优质品质,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从游戏爆火到文旅崛起,隰县悬塑香梨书写传奇

图为山西隰县小西天景区(2024年9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从空中可以看到景区内游客如织,一派繁荣景象。

小西天的热度如今已成常态,景区小、需求大的考验越发艰巨。靠真诚留客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努力提升旅游体验才是长久之道。玉露香梨虽好,也不能一劳永逸。未来如何应对挑战,继续保持发展态势,隰县已经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赵会兵说,让小西天出圈的心愿已经完成了,但离旅游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目前,隰县正着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加快推动全域旅游,提供更多优质旅游目的地,减少游客等待时间,把各项服务的软硬件都提升上来。

目前,隰县正以小西天为龙头,积极开工建设晋西革命纪念馆综合服务中心、梨博园民宿、小西天戏台、黄土地质公园观景台等项目,谋划储备了隰县小西天基础设施提升、博物馆、科普馆等项目,持续为全域旅游城市建设注入动力,努力将隰县优质旅游资源串珠成线。

同时,隰县玉露香产业也已经从做大规模转向做强品质。隰县果业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县正在推动玉露香梨标准化种植,用绿色有机和高品质拓展高端市场,用数字赋能跟踪市场差异化需求,进一步巩固提升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美誉度。

近年来,隰县已经举办了多届玉露香梨花节、采摘节以及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成功打造了“玉露香梨+旅游+文化”的农文旅融合新模式。

隰县,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未来可期。

本文介绍了山西隰县因游戏《黑神话:悟空》而凭借小西天悬塑和玉露香梨出圈,分析了其出圈原因,包括小西天自身文化魅力、当地贴心服务以及悠久种梨历史和推广决心等。同时指出隰县面临的挑战,并阐述了其在文旅产业升级和玉露香梨产业品质提升方面的规划,展现了隰县积极发展的态势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267.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