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北京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展开,介绍了改革取得的新成效、形成的实践案例、采取的优化举措,以及即将出台的2.0版方案等内容。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消息(记者李博),记者从3月20日举办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中了解到,北京在持续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方面收获了崭新成效。截至目前,北京已经推动59家企业顺利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224家企业完成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在出境数据的多样性和通过率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
北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出具有示范与引领意义的实践案例。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飞介绍道:“我们积极推动国家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在北京率先实现突破,成功在全国形成了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实践案例。”全国首个获批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案例、首个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案例、首个外商投资企业“绿色通道”案例以及首个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应用案例均在北京成功落地。此外,《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服务管理若干措施》的发布,构建起了以“自贸区先行先试、全市域便利化改革、动态评估优化机制”为模式的数据跨境流动综合管理体系。
不仅如此,北京还积极探索更大力度的数据跨境开放举措。北京发布了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及配套管理办法,为企业的数据出境创造了高效、便利且安全的政策条件。王飞表示:“此次清单发布之后,政策的透明度和清晰度得到显著提升,申报审核流程大幅简化,完整获批周期明显缩短,企业的合规成本也有效降低,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
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过程中,北京实现了企业申报审批总时长压缩约50%。王飞介绍说:“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中,我们始终突出企业视角,全力营造优质的数据跨境便利化营商环境。”北京建立了重要数据识别认定便利化机制,市网信办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在汽车、金融等典型领域率先搭建起重要数据识别、备案、告知便利化通道,提高了政策的清晰度和可预期性。同时,推动“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扩容增效,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类型企业,为医药、汽车、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3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靠前服务,成功实现企业申报审批总时长压缩约50%。
与此同时,北京统筹布局北京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在大兴临空经济区、商务中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学城前置设立4个服务站,并上线全市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围绕企业政策咨询、出境风险研判等全领域打通服务链条,形成了零距离、一站式集成服务能力,助力企业数据合规出境从“能办”向“愿办、好办、易办、快办”转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数据资源跨境流通利用,赋能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北京将推动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倍增扩面。聚焦北京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在首批发布的5个领域基础上,再遴选若干重要领域加快制定出台第二批负面清单,同时探索拓展负面清单政策适用空间范围,形成务实、灵活、开放的负面清单应用机制。
王飞透露,在国家网信办的指导下,北京市网信办在全面总结评估前期数据出境政策实施效果、深入调研了解企业急需诉求的基础上,正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编制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2.0版方案,并且即将发布。王飞表示:“新一版改革方案靶向瞄准企业实际需求,从政策供给、数据利用、企业服务、技术应用、产业促进、安全监管等多个维度统筹提出一揽子创新举措,推动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政策体系加快升级迭代,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北京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包括众多企业通过相关评估和备案、形成多个全国首个实践案例、简化流程压缩企业申报审批时长等。同时,还阐述了后续促进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扩面和即将出台2.0版改革方案等举措,旨在进一步推动数据跨境流通利用,助力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