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宽立资本这一外资资管机构,介绍了其在上海的发展情况,包括身份转变、产品备案进程等,还提及上海与伦敦金融城的合作,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为外资资管带来的新机遇和外资资管下一步在华的投入计划。
创立于英国伦敦的宽立资本,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去年底获批外商独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后,我们的首批产品今年前两个月就完成了备案。” 这一快速的业务推进,从合格境外投资者到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 “身份进阶”,无疑清晰地透露着这家外资机构进一步拓展在华业务的战略方向。
就在昨日,上海市与伦敦金融城签署了新一轮交流合作备忘录。宽立资本不仅是这一重要时刻的现场见证者,更是双城金融合作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宽立私募基金总经理林涵表示:“我们希望能更贴近中国市场,直接服务本土投资者。”
如今的中国金融市场,呈现出一幅开放包容的繁荣景象。更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本土投资者对于多元资产配置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科技驱动下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机会,这些都如同强大的磁力,吸引着包括宽立资本在内的越来越多外资资管机构。它们纷纷选择以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为原点,加速投资布局中国。
看到更多确定性和新机遇
宽立资本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一家颇具规模的量化投资机构,其资产管理规模近 90 亿美元。早在去年 2 月,宽立资本就官宣落户陆家嘴金融城。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宽立资本各项业务发展可谓是快马加鞭。去年 12 月,它成功登记为外商独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今年 1 月,该机构的私募产品完成备案,并发售了来华后的第一只产品,到了 2 月又分别完成了第二、三只产品备案。
林涵向记者透露:“我们是 2024 年唯一一家获批登记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选择陆家嘴,是因为这里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城,在此成立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直接服务本土投资者。我们正在推出一系列差异化基金,为中国投资者带来系统化投资策略的多样化优势。”
根据浦东引领区意见,陆家嘴首次提出 “全球资管伙伴计划”,旨在加速吸引全球资管机构集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计划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一系列标志性金融业扩大开放成果在浦东率先落地。其中包括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摩根大通,首批中外合资银行理财公司贝莱德建信、法巴农银等,首批外商独资公募基金贝莱德、路博迈、富达、施罗德等。
此次上海与伦敦金融城签下新一轮交流合作备忘录,让林涵看到了更多的确定性和新机遇。他表示:“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在推动沪伦双方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市场互通、经验共享、技术创新、风险防控、金融人才交流、绿色金融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合作模式也可为其他金融中心提供参考。”
下一步加大在华投入
对于外资资管机构而言,中国金融业的持续扩大开放为他们不断打开业务发展的巨大空间。自 3 月 4 日交易起,上期所及其子公司上期能源等五家交易所宣布,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期权交易,新增共计 29 个期货、期权品种,品种总数达到了 75 个,这显示出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逐步放开,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多元资产配置渠道。
林涵表示:“对于宽立资本而言,中国市场在其长期战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希望利用在全球量化投资策略上积累的经验,积极参与中国市场。”
不只是宽立资本,众多外资资管机构在上海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加大在华投入。它们打算进一步扩大本地化团队、申请更多业务资质,并寻求与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进一步融入中国金融市场生态圈。林涵透露:“我们已经提交了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的资格申请,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国的投资者带来宽立资本全球的旗舰策略。”
本文围绕宽立资本在上海的发展,展现了外资资管机构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的积极布局。从宽立资本自身的业务推进、身份转变,到上海与伦敦金融城的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再到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举措为外资资管提供的广阔空间,都体现了外资资管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以及加大投入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