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排便相关知识展开,纠正了人们认为一天一次大便才健康的误区,强调排便质量的重要性,介绍了正常大便的判断标准,还通过案例说明了便秘不能盲目吃通便药,最后讲解了不同类型便秘的中医调理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认知误区,觉得每天大便一次才是肠道健康的标准。一旦某天没有排便,就会变得紧张焦虑。其实呀,这种心态大可不必。就拿老刘来说吧,遇到有这种心态的人,那可得好好批评一下了。毕竟,这点事儿真的没那么严重。实际上,排便次数并不能完全代表肠道的健康状况,真正重要的是排便的“质量”。
为什么排便次数不是最关键的呢?
我们来看两种不同的情况。有些人每天都会按时去厕所排便,但是排出的大便又干又硬,每次排便都要费好大的力气,甚至满头大汗,有时候粪便还会带有血丝。而另一些人,两三天才排一次大便,可他们排出的粪便柔软、成形,颜色也正常,而且排便过程中没有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对比这两种情况,显然后者的肠道更为健康。
正常的大便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中医有个说法,“大便如香蕉状,色黄而软,排便顺畅”,这才是健康大便的标志。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大便是否正常:
形状方面:健康的大便应该是成形的,就像香蕉一样,既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要是大便像羊粪球一样又干又硬,这可能意味着肠道缺水或者阴虚火旺;如果大便稀溏得像泥一样,那很有可能是脾虚湿盛导致的。
颜色方面:正常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应该是黄褐色。要是大便颜色发黑,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颜色发白,或许是肝胆出现了问题;而颜色发绿,则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气味方面:大便肯定是有味道的,但如果气味特别刺鼻,那就可能是肠道有积热或者消化不良的表现。
排便感觉方面:排便时应该是顺畅的,没有明显的腹痛、腹胀或者排便困难的感觉。要是排便时总觉得排不干净,或者需要用力才能排出来,那可能是气虚或者肠道功能失调导致的。
所以呀,大家与其每天都数着自己的排便次数,不如多留意一下大便的“质量”。一旦发现大便的形状、颜色、气味或者排便感觉出现异常,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千万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才想起去看医生。
便秘吃通便药到底行不行呢?
老刘最近就碰到了这样一个患者,姓李,60多岁,已经退休在家。他来找老刘的时候,一脸愁容,说自己最近大便不太规律,有时候两天排一次,有时候三天排一次,甚至有一次四天都没排便。
他觉得自己肯定是便秘了,于是吃了不少通便的药。结果呢,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吃越难受,肚子胀得厉害,还总感觉口干舌燥。
老刘听完他的描述,又给他把了把脉,看了看舌苔,发现他其实是典型的“虚秘”。什么是“虚秘”呢?就是说他的便秘并不是因为肠道有实热或者积滞,而是由于气血不足,肠道蠕动无力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吃通便药,反而会损伤气阴,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中医调理便秘,关键在于“辨证施治”
不同类型的便秘,调理方法也大不相同。下面老刘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便秘类型以及对应的调理方法:
实热便秘
这种便秘通常是因为饮食不节制,吃了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导致肠道积热。其症状表现为大便干硬、排便困难、口干口臭、舌苔黄厚等。
调理方法主要以清热通便为主,可以适当吃一些苦瓜、芹菜、冬瓜等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也可以使用中药如大黄、芒硝等,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气虚便秘
这种便秘在中老年人,尤其是体质虚弱的人群中比较常见。症状包括大便并不干燥,但排便无力,总觉得排不干净,甚至排便后还会感到气短乏力。
调理方法以补气为主,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红枣、黄芪等补气的食物,也可以使用中药如党参、白术等。
阴虚便秘
这种便秘通常是由于体内阴液不足,肠道失去滋润所导致的。症状有大便干结、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
调理方法以滋阴润肠为主,可以多吃一些梨、蜂蜜、黑芝麻等滋阴的食物,或者使用中药如麦冬、生地等。
气滞便秘
这种便秘通常是因为情绪不畅,导致气机郁滞。症状包括大便不畅、腹胀腹痛、情绪烦躁等。
调理方法以理气通便为主,可以多吃一些萝卜、陈皮、佛手等理气的食物,或者使用中药如枳实、木香等。
本文打破了人们对排便次数的固有认知,强调了排便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便秘不能盲目用药,同时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便秘的中医调理方法,旨在提醒大家关注肠道健康,科学对待排便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