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在河南兰考县农业领域的应用成果,以及河南大力推进5G规模化应用的相关情况。介绍了河南5G网络的规模现状、发展目标,还阐述了《河南省5G规模化应用“扬帆升级”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的重点举措和预期效益。
在春耕时节,兰考县仪封镇的万亩高标准农田呈现出一派科技感十足的景象。田间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监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犹如勤劳的小卫士,每时每刻都在认真地捕捉着空气的温湿度、土壤的水分情况以及病虫害等关键信息。随后,这些重要的数据借助移动5G网络的强大传输能力,迅速被传送至兰考县5G + 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对于种植户而言,这简直是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他们只需通过手中的手机,就能轻松实现远程灌溉、及时获取灾害预警等操作。曾经“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如今已经成功转变为“知天而作”的智慧农业模式。
这一切令人惊叹的改变,正是5G应用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在数字经济时代,5G就像是万物互联、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它以广泛的连接能力,促进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可以说,5G已经成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河南正在积极大力推进5G的规模化应用。3月21日,从省通信管理局传来消息,该局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网信办等十二部门,共同发布了《河南省5G规模化应用“扬帆升级”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该方案旨在大力推动5G应用的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将河南建成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5G融合应用发展高地。
从数据来看,目前河南的5G网络规模已经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截至去年年底,河南5G基站总数达到了21.36万个,4.5万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5G网络。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多达6200多万户,位居全国第3。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移动网络质量领航方阵”监测报告,河南更是获评全国唯一5G网络下行、上行接入速率“双卓越”省份。近3年,全省5G应用项目数量实现了每年翻番,累计复制推广5G应用项目数达5295个,在能源、教育、农业、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打造了一批5G应用全国标杆项目。
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5G规模化应用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该方案围绕“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5G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升级、5G助力公共服务普惠升级”3个方面,提出了“升级5G核心产业基础能力、加强5G融合应用技术研发、健全5G融合应用产业体系、完善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筑牢5G应用安全防护屏障”5项重点举措。同时,强调“夯实全域优质5G网络覆盖、加强5G行业虚拟专网供给”,明确了“打造5G规模应用地方样板、培育5G应用创新企业梯队、构建5G应用推广平台矩阵”3项发展措施。
按照方案规划,未来3年,全省5G基站数量将超过27万个,5G网络驻留比超90%,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9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80%,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到215万户。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全省5G应用数量超8000个,项目投资超180亿元,带动社会经济效益提升1600亿元以上。此外,还将建成一批5G行业虚拟专网,带动一批边缘计算节点建设,构筑“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底座。推进5G网络向5G – A升级演进,推动5G与AI深度融合,逐步实现5G – A、RedCap等新技术规模商用,以5G应用赋能千行百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澎湃数字动能。
本文介绍了5G技术在河南兰考农业的成功应用,展现了其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同时阐述了河南5G网络规模现状良好,发布的“扬帆升级”行动方案围绕多方面提出举措和目标,旨在推动5G规模化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融合,为河南发展贡献数字动能。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