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胡杨幼苗筑绿长城,苗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新疆尉犁团结镇:苗木产业崛起,为生态与乡村振兴添动力

本文聚焦新疆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的苗木产业发展情况。初春时节,村民们忙着将胡杨幼苗分级打包运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防风固沙。孔畔村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传统种植向订单农业转型,不仅增加了种植户的收益,还提供了就业机会,未来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该产业。

当春天的脚步悄然踏入新疆大地,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的苗木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这里,20余名村民正熟练且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将190万株胡杨幼苗仔细地进行分级打包。这些胡杨幼苗可不简单,它们被誉为“沙漠卫士”,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久之后,它们就会被运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那里扎根生长,逐渐筑起一道坚固的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为守护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疆尉犁:胡杨幼苗筑绿长城,苗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新疆尉犁团结镇:苗木产业崛起,为生态与乡村振兴添动力

搬运树苗

近年来,孔畔村一直在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他们大胆创新,推行了“合作社 + 订单 + 农户”的联营机制。通过与4家生态工程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成功地推动了传统种植模式向订单农业的转型。在这种新的模式下,统一种源确保了树苗的质量,专家指导为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支持,保底收购则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形成了稳固的“铁三角”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实现了收益的大幅增长。

种植户张庆礼对此深有体会。他的20亩育苗地刚刚完成了订单交付,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兴奋地说:“跟着合作社搞订单育苗,销路和价格都有保障。这批苗子按每亩7600元的保底价全卖出去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目前,全村已经有46户加入了合作社,育苗的种类也十分丰富,除了胡杨苗,还有白蜡、青杨、沙枣等抗寒抗旱的树苗。

育苗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种植户可观的经济效益。它还为本村以及邻近的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合作社负责人赵大庆介绍说,在旺季的时候,苗木基地能够吸纳4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

村民王学礼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笑着说:“每年售苗旺季,我都会来这里分拣打包。时间长了,我的手就像卡尺一样厉害,不用测量就能准确知道树苗的尺寸,分拣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村里干活,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既方便又能挣钱。”

展望未来,团结镇孔畔村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他们将持续加大力度,做大做强苗木种植产业。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积极的动员,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同时,他们还将做好苗木产业发展的“后半篇文章”,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切实提升苗木的品质,为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文介绍了新疆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苗木产业的发展情况。初春时节胡杨幼苗将运往沙漠防风固沙,孔畔村创新“合作社 + 订单 + 农户”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增加了种植户收益并提供就业机会,未来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苗木品质,助力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635.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