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周仕超的艺术生涯。他出生于青岛,以家乡色彩为创作养分,从早期在国内的探索,到在法国艺术舞台声名大噪,始终对家乡青岛饱含眷恋,青岛是他创作的永恒源泉。
当远在法国的艺术批评家热拉尔·舒里格,怀着对艺术的热忱与对中国画家的好奇,跨越茫茫重洋来到中国,只为能与这位神秘的中国画家面对面交流时,青岛那轻柔的海风里,便悄然增添了一则令人神往的艺术传奇。
周仕超,一位怀揣着艺术梦想的画家。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画笔,如同握着一把开启艺术宝藏的钥匙,用那绚丽多彩的颜料和独具个性的笔触,在洁白的画布上深情地勾勒出家乡青岛的模样。四十载的悠悠岁月里,他如同一位无畏的开拓者,在欧亚大陆之间架起了一座由色彩构筑的桥梁。他的作品,宛如璀璨的明珠,被永久收藏于马赛博物馆;又似稀世珍宝,化作法拉利赛车家族的珍品;更如艺术的使者,成为法国百年酒庄的典藏酒标。
青岛色彩托起艺术之梦
1965年,周仕超在美丽的青岛呱呱坠地。这座城市的每一处景致,都如同深深的烙印,刻在了他的心间。太平角礁石上,那跳跃的银白浪花,好似灵动的精灵,在海风中翩翩起舞;信号山巅,流转的紫红晚霞,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天空中缓缓展开;里院砖墙上,斑驳的孔雀蓝漆痕,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神秘密码,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些独特的景致,都成了他日后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养分。
周仕超回忆道:“我从四岁起就与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拿着颜料随意涂鸦,每一寸色彩勾勒出的图案都让我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欣喜。当时母亲发现了我对画画的喜爱,尽管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她始终悉心地培养我,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在母亲的关怀下,我便一直画到了现在。”
上世纪80年代,周仕超踏入了山东艺术学院设计系壁画专业的大门。那个时候,写实绘画在艺术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了大多数人的追求。然而,年轻的周仕超却如同一只特立独行的鸟儿,被印象派那灵动跳跃的色彩、光影交织的奇幻效果深深吸引。他如同一头饥饿的雄狮,如饥似渴地研究着莫奈画中变幻莫测的光影,仿佛要从那细微的变化中探寻到艺术的真谛;他痴迷地欣赏着凡高笔下热烈奔放的色彩,内心涌起了一股挣脱传统绘画模式的强烈渴望。那些日子里,他常常独自待在校园的角落,对着画布反复尝试,一遍又一遍地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和热情。即便画笔一次次遭到他人的质疑,他也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始终坚定地朝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前行。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教学的同时,他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艺术世界,日夜钻研,不断尝试新的技法与风格,如同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艺术的海洋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新大陆。
法国艺术舞台声名大噪
2010年,对于周仕超来说,是他艺术生涯中一个闪耀着光芒的高光时刻。应法国马赛市政府市长克劳德·戈丹先生的诚挚邀请,他在马赛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日出·马赛”个展。这是马赛市政府首次向中国艺术家抛出橄榄枝,意义非凡。展览前夕,整个马赛仿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艺术风暴席卷。55个6米多高的展览广告牌矗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了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走在马赛的街头,随处都能看到这些广告牌,它们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艺术盛宴。
为期25天的展览中,周仕超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兼具西方色彩的强烈感染力与东方艺术的深邃理念,让法国观众惊叹不已。他们被作品中那独特的魅力所吸引,纷纷驻足欣赏,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此次展览不仅让周仕超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声名大噪,也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周仕超的作品不仅在法国马赛市政府艺术中心展出,还被法国电力、马赛博物馆、法拉利赛车家族、菲拉格慕集团等多家机构收藏。他的画作还被设计成酒标,成为法国百年酒庄的限量版红酒,那精美的酒标仿佛赋予了红酒更多的艺术气息;菲拉格慕集团将他的油画做成了高端限量版丝巾,让艺术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青岛是创作的永恒源泉
无论在国际上获得了多少赞誉和荣耀,周仕超对家乡青岛的眷恋从未有过一丝动摇。这份眷恋,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与家乡紧紧相连。
在周仕超的作品中,青岛的印记无处不在。他笔下的海景,海浪像是有生命一般,在阳光下跳跃闪烁,那波光粼粼的海面,让人仿佛能听见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感受到海风的轻抚;描绘城市建筑的画作里,老城区的里院、栈桥的轮廓,都被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来,充满生活的温度,勾起人们对青岛往昔岁月的回忆。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封存着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2021年末,周仕超将自己30年前创作的一批青岛题材作品搬进了老城区里院建筑的美术馆。那些画作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中不乏他精心翻新复绘之作。他轻抚着这些画作,感慨道:“那个时期的创作,是我青春的记忆,饱含着年轻的情感,是无法复制的。”“青岛是一座环境优美且非常入画的城市,辽阔的海面,高低起伏的丘陵、清新的空气,对我的成长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中期的作品都是以教堂、海为主题的较多。这体现了我对青岛的特殊情怀。”
从早期的写实风格,到后来半抽象半写实的转变,周仕超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他尝试过野兽派的大胆用色,让色彩在画布上肆意绽放;也钻研过立体派的结构重组,试图打破传统的绘画格局。最终,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看似抽象的画面,却总能精准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们在欣赏画作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在周仕超的艺术世界里,青岛是他创作的永恒源泉,是他心灵的港湾,激励着他不断突破自我,创作出更多触动人心的佳作。
2025年3月1日,青岛市美术馆举办了《秘境——周仕超个展》。周仕超激动地说:“这次回青岛的展览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1985年离开青岛,2025年回到青岛举办画展,整整40年的时光,是40年艺术事业的成果,是对家乡的一次集中汇报,我也愿意为青岛的美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介绍了画家周仕超的艺术生涯。他成长于青岛,家乡的色彩和景致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他在大学时就开始探索新风格,后在法国艺术舞台声名鹊起,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但他始终眷恋家乡,以青岛为创作源泉,在艺术探索中形成独特风格。2025年他回到青岛办展,希望为家乡美术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