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被称为“明星主食”的荞麦,阐述了常吃荞麦对身体的多种好处,对比了荞麦与大米的差异,让读者深入了解荞麦的营养价值和优势。
在当今健康饮食的潮流中,“明星主食”荞麦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无论是处于减脂期的人群,还是注重日常饮食健康的人士,荞麦都是一个不错的主食选择。
那么,与其他常见主食相比,荞麦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常吃荞麦又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益处呢?
01 常吃荞麦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荞麦是蓼科荞麦属的草本植物,它还有乌麦、荞子等别名。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荞麦的种子,通常将其作为杂粮来吃。把荞麦纳入主食范围,能让我们的饮食营养更加丰富多样,还会带来不少健康方面的好处。
维持肠道健康
荞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相当高,是大米的十倍以上,而且也高于玉米、黑米、大黄米、小米以及高粱米等常见粮食。正因如此,荞麦被誉为“通便佳品”。
除此之外,荞麦富含抗性淀粉。这种淀粉在小肠里很难被消化吸收,但在结肠中可以被微生物发酵。它有助于提高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肠道的pH值,从而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对预防结肠疾病和维持肠道健康非常有帮助。
平稳血糖
荞麦属于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对血糖的管理很有好处。GI是衡量食物使餐后血糖升高程度的重要指标,数值低就表示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较小。荞麦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对稳定血糖起着积极作用,尤其是苦荞麦,它的黄酮成分更为丰富,还含有糖醇分子,参与胰岛素信号传导过程,对血糖调节十分关键。
有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实验组患者早餐以荞麦为主食,对照组选择小麦类主食。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餐后血糖表现更加平稳,这充分说明荞麦主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还有研究表明,进行荞麦饮食干预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建议每天至少吃40克荞麦,并且持续12周以上。这样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血糖控制,还对体重管理和减肥有帮助。
控制血压
将荞麦作为一种饮食干预方式,有助于降低收缩压。荞麦富含钾元素,这对血压控制有积极影响。此外,荞麦中含有的芦丁等类黄酮成分、γ – 氨基丁酸、荞麦蛋白及其酶解产生的多肽等活性物质,都对调节血压水平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调节血脂
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降低血液总胆固醇水平,优化脂质代谢过程。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荞麦中的槲皮素成分对高脂饮食下的大鼠有显著的血脂调节作用,能减轻脂质堆积现象,还对改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的生理参数有帮助。
抗氧化
荞麦中富含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促进身体健康。
对于麸质过敏者来说,荞麦是个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不含麸质,可以放心食用。
02 荞麦比大米好在哪?
在日常煮米饭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地抓一把荞麦来替代部分大米,这样能增加饮食的多样性。
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虽然荞麦和大米在热量供应上差不多,但荞麦在营养成分方面更具优势。它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维生素E,以及钙、铁、锌、钾、镁等多种矿物质,比大米要丰富得多。
荞麦不仅含有常见的营养成分,还特别富含黄酮类物质,尤其是芦丁(维生素P),其占比能达到荞麦总黄酮的50%至90%。芦丁能有效增强毛细血管韧性,优化微循环系统。
市面上常见的荞麦有甜荞麦和苦荞麦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它们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上相近,但在黄酮及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上有明显差异。
在总黄酮含量方面,苦荞麦大约是甜荞麦的15倍;在总多酚含量上,苦荞麦是甜荞麦的2.68倍。这说明苦荞麦的营养价值更高。不过,由于苦荞麦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所以会带有一定的苦味。如果能接受它独特的口感,建议优先选择苦荞麦来食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荞麦作为“明星主食”的诸多优势,包括维持肠道健康、平稳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抗氧化等好处,还对比了荞麦与大米的营养差异,指出苦荞麦营养价值更高。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荞麦的摄入,尤其是苦荞麦,以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