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呛奶窒息,福建急救调度员4分钟逆转生死!

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员李如涛通过电话指导家属,4分钟内帮助因呛奶窒息的16天婴儿恢复自主呼吸的事件。围绕该事件,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深入介绍了调度员的工作、医护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行动以及患者家属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等内容,全面揭秘了城市医疗急救体系的运作。

婴儿呛奶窒息,福建急救调度员4分钟逆转生死!

日前,福建省急救中心发生了一件令人振奋的事。120调度员李如涛凭借专业的指导和冷静的应对,通过电话指导家属,仅用4分钟就让福州市晋安区一名因呛奶而窒息的16天婴儿恢复了自主呼吸。这一过程被记录成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和热议。

据了解,婴儿恢复自主呼吸后,家属选择取消呼叫救护车,自行带孩子前往就近医院住院观察。令人欣慰的是,事发4天后,婴儿健康出院。

随着视频获得广泛关注,网友们的目光也聚焦到了调度员群体以及城市医疗急救体系上。从拨打120电话,到患者被送入急诊室,整个院前急救过程都紧紧牵动着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心。调度员是如何工作的?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患者家属又应当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了深入采访。

呼叫即急救:调度员需冷静控场、专业指导

时间回溯到3月10日上午8点左右,李如涛接到了来自福州市晋安区的一通焦急的电话:“你好,我们宝宝呛奶了,该怎么办?”

李如涛立刻展现出专业素养,冷静地说道:“不要紧张,你先告诉我地址。”他迅速启动急救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系统),在确认地址与联系电话后,点击系统上的“落单”按钮。与此同时,另一位调度员同步联系距离患者最近的医院,调派急救车辆前往。

在等待急救车辆的过程中,李如涛一面耐心安抚家属情绪,一面按照MPDS系统的规范流程,快速有序地询问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清醒、是否有呼吸等信息,以此确认患者状态。他事后回忆道:“这些问题的内容与顺序都是MPDS系统精心设置的。该系统共设置了腹痛、溺水、过敏、中风等33组预案,会按患者主诉症状分类,设置相关问题,帮助我们调度员快速准确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与疾病危重等级。”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孩子已经没有呼吸,被定级为最严重的E级。时间就是生命,李如涛在电话中镇定自若地指导家属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在他的规范指导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下,孩子终于哭出了声。李如涛至今仍清楚记得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她哭出来那一下特别响亮,我的声音都提高了。”

李如涛介绍说:“医学急救知识和控场能力是调度员的基本功。在福建省急救中心,所有调度员都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在上岗前,我们要通过基础生命支持培训考核、考取调度员资格证,还要进行至少3个月的岗前培训。”

然而,成为调度员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中心负责人陈媚表示:“调度员资格证每两年都要再认证一次。中心会对调度员开展常态化培训与质控管理,定期对120电话录音进行抽检,发现不足后,邀请不同专科医生给调度员再培训,扩充临床知识面。”

从业28年的李如涛也是第一次接到婴儿呛奶窒息的案例。他感慨地说:“好在日常培训分享中,我从同事经历的类似案例中积累了经验,才能快速作出反应、流畅给予帮助。”

上车即入院:院内医护根据评估提前准备

那么,在调度员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时,医护人员在做什么呢?

福建省急救中心副主任郑晓春介绍道:“接到调度员指令后,就近医院的出车驾驶员、医生、护士与担架员就会立即出发。福建省急救中心依托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建设,组建了120急救网络体系,实行分区划片并统一调度福州市城区内26家网络医院。”

郑晓春强调:“我们要求网络医院的3分钟出车率在95%以上,同时,绿色通道设置,急救车辆、设备、药品的配备,急救人员的资质等都必须达到相应标准。”

当救护车行驶在路上时,各方力量也在迅速调动。救护车上的车载平板电脑会实时显示调度员获取的评估信息,供车内医护人员提前了解。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宏毅介绍:“到达现场后,医生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把评估结果通过院前预警告知系统与院内进行衔接。院内相关科室的医生可以在抢救室、导管室和手术室提前准备,等待患者到来。”此外,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如遇道路拥堵,120调度员可通过“医警联动救护车护航平台”申请护航,交警就能依据实时路况,为救护车实施绿灯保障。

陈宏毅坚定地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不但要尽可能救活患者,还要提高病患此后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福建省急救中心独立于普通门诊,设有院前急救部、急诊抢救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急诊重症医学科、急诊手术室、急诊麻醉科、各专科急诊诊室以及急诊药房、急诊B超、急诊CT室、急诊检验科、急诊放射科等一系列辅助科室。郑晓春介绍,该中心具备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监护等三大功能,可有效推动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一体化进程。

急救需医患密切配合:学会正确拨打120电话

医护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和长时间训练,能够及时响应急救需求。但作为未掌握充分急救知识的患者家属,又应该怎么做呢?

陈媚提示:“120调度员的每一个问题与指令都经过科学验证,非常重要。调度员的询问与指导不影响中心调派救护车,越是遇到危急情况,家属越要有效回答调度员的每一个问题、执行调度员的每一个指令。”

陈媚建议:“拨打120时,家属首先要冷静、准确、快速地传递地理位置和联系方式信息,如果在户外,可以寻找公交站、路牌等标志性建筑物。此后,需要根据调度员提示,细致描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基本情况,以便调度员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并作出现场急救处理的指导。”

对于听障或失语等特殊人群,又该如何呼救呢?郑晓春介绍,福建在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上线了无障碍呼救功能,患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或手机短信进行无障碍呼救。“以‘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小程序为例,特殊人群可通过专门板块进行文字求助。‘一键呼救’按键可直接发送预设的患者信息和实时定位。”郑晓春表示,该程序还可以让在外地的家属为家中患者求助。

此外,郑晓春呼吁部分患者不要滥用急诊力量,把急诊当夜间门诊使用。“急诊力量宝贵,希望将相关资源留给更紧急、更需要的人群。”郑晓春说。

本文通过福建省急救中心调度员成功救助呛奶婴儿的事件,详细介绍了城市医疗急救体系中调度员、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以及患者家属应如何正确拨打120电话等内容。强调了急救过程中各环节紧密配合的重要性,同时提醒患者合理使用急诊资源。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急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也为公众普及了急救知识和正确的急救求助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513.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