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在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迷克茶山举行的玛玉茶开采节相关情况,包括其主题、影响力,介绍了绿春县种茶历史、玛玉茶特色与荣誉,展销成果,产业技术与模式创新,茶叶产业规模与效益,以及茶旅融合规划等内容。
3月22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在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迷克茶山盛大举行,那便是2025绿春县玛玉茶开采节。本次开采节以“茶旅融合—发现玛玉茶之美”为主题,宛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众多游客、茶商以及媒体纷至沓来。大家齐聚于此,共同沉浸在玛玉茶那独特的魅力之中,感受着千年茶香所带来的无尽韵味。
绿春县的种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500年前。在其核心产区玛玉村,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拥有1700年树龄的古茶王,以及800余株野生古茶树群落。这些珍贵的茶树资源,宛如岁月的使者,见证了绿春茶产业的发展变迁,也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玛玉茶更是以“杯不起垢、回甘持久”的独特品质闻名遐迩,近年来在各大茶事活动中屡获殊荣,先后斩获昆明茶博会“最受消费者喜爱红茶”、南亚博览会金奖等6项大奖,成为茶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在开采节的展销区域,玛玉茶、古树茶等特色茗茶纷纷亮相,它们散发着诱人的茶香,宛如一场茶的盛宴,吸引了众多茶商驻足品鉴。这些茶商们在茶香中细细品味,感受着绿春茶的独特韵味。而在开幕式当天,更是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来自全国的茶企与绿春本地茶企达成了战略合作。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征集到绿春玛玉茶预订单约7660吨,预计交易额达1.53亿元,这无疑为绿春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绿春县在茶产业的发展道路上,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质的茶叶,还积极借助科研力量,不断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该县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庆大学等科研机构,成功攻克了良种选育、发酵工艺等核心技术难题,开发出高香白茶、红茶等30余款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同时,创新推出“五个三推进有机茶转化”模式,大力培育“新农人”,培育人次超过2000。这些新农人成为了绿春茶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5年2月,绿春县的茶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县涉茶企业达15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联农带农覆盖3.4万户15.3万人,让每户年均增收超万元,真正实现了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5.25万亩,总产量2.63万吨,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24%。绿色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3.95万亩,认证绿色有机产品、绿色食品92个,彰显了绿春茶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理念。
此外,绿春县还着眼于茶旅融合的发展方向,精心规划“茶旅康养示范带”。开发了茶园骑行、非遗制茶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在欣赏茶园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制茶的乐趣,进一步推动了茶旅融合的深度发展,提升了绿春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介绍了2025绿春县玛玉茶开采节的情况,阐述了绿春县种茶历史、茶叶特色与荣誉,展示了开采节展销成果、产业技术与模式创新,以及茶产业规模效益等。同时,强调了绿春县规划茶旅融合项目以提升绿春茶知名度和影响力,体现了绿春县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多元发展模式。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