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协同发力,寿光防洪排涝工程为农业筑牢屏障

寿光东部防洪排涝提升工程的相关情况,包括科学规划布局、全域协同攻坚以及加强督导检查等举措,旨在打造系统完备的农田水网排涝体系,保障18万亩耕地的丰产丰收。

在寿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举措正如同强劲的引擎,推动着东部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全面启动。这些举措涵盖了科学规划布局、全域协同攻坚以及加强督导检查等多个方面。该工程有着明确的时间节点,计划在主汛期前完工。届时,一个系统完备、循环畅通、蓄泄兼顾、防用结合的农田水网排涝体系将完美呈现,为18万亩耕地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丰产丰收屏障。

· 科学规划 全域起底破“梗阻”·

“水利兴则农业稳,渠系畅则仓廪实”,这句古老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回顾去年,旱涝急转的情况暴露出了寿光市在排涝方面存在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寿光市以“全域摸排、系统治理”为破题点。水利专家们深入一线,开展了“起底式”的勘察工作。他们如同精准的探测器,锁定了堵点、阻点以及易涝点等关键问题。

寿光市水利局规划科科长郑连成表示:“我们本着充分利用原有排水沟渠,节约建设资金的原则,制定了《寿光市排涝工程规划》。”重塑堤防筋骨,打通河渠脉络,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农田积水到哪儿去、如何去的难题。

科学规划、协同发力,寿光防洪排涝工程为农业筑牢屏障

双王城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负责人赵健介绍说:“今年春节前,我们对围挡、垃圾、树枝等障碍物进行了全面清除。春节后,我们迅速开工,全面开展清淤疏浚、开挖整治、埋设管涵、预制明渠等工作,目的是让农田内排水沟与就近河道、沟渠连通,确保水系畅通、排水自如。”

· 协同发力 打好工程“攻坚战”·

提升工程是一项涉及多部门、跨镇街、连千家的复杂工程。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寿光市以“一盘棋”思维创新机制,上下联动,凝聚各方合力,形成了“开工一批、见效一批、受益一批”的良好推进格局。

各镇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出了特色工作法。侯镇推行“五个一”专班机制,8个总支87个村居建立责任清单,提前完成了60公里主干沟渠清淤任务;洛城街道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宣传活动,清理障碍物3000米,迁移板房、鱼池等11处,实现了“零补偿”攻坚;稻田镇多渠道落实资金,结合当地实际,全力开展工程建设;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动员种粮大户清淤河道,结合春灌“返青水”时机,30余台机械昼夜奋战,完成土方2万方;上口镇通过“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加速推进工程进展。

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还得益于沿河道群众与镇街的紧密配合,他们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各村之间也互相讲团结、顾大局。洛城街道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负责人孙法敏举例说:“在郭营村和金家庄子交界处有一个大棚,因该大棚部分在老河道内影响施工,于是郭营村主动让出本村土地,让河道北移,进一步拓宽了河道。”群众的团结和奉献成为了工程成功的“制胜法宝”。

· 督导护航 凝心聚力提质效·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寿光市充分发挥监督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和镇街建立了工作进度报送制度,通过晾晒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形成了比质量、比进度、比成效的良好氛围。

郑连成介绍说:“自开工以来,我们召开工程调度会3次,现场督导检查6次,发布工程进展通报2期,通过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充分调动了各镇街、单位的积极性。”上口镇付吴邵村二村党支部书记张敬波表示:“村民们得知要修建排水沟,都很支持。”在工程现场,包靠干部成为“质检监督员”,村干部化身“项目管家”,村民争当“施工监理”,田间地头不断涌现着干群共绘“春水图”的动人场景。

郑连成还表示:“工程完成后寿光市将形成由棚入管、由管入沟、由沟入渠、由渠入河、由河入海的互联互通的农田水网体系。”新建的排水沟将让村内部及大棚区告别内涝困扰,加固的沟渠将为农田提供坚实的保护屏障,清淤后的河道将让水流更加畅通无阻。

本文详细介绍了寿光东部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该工程通过科学规划,解决排涝梗阻问题;协同多方力量,共同打好工程攻坚战;加强督导检查,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工程完工后将形成完善的农田水网体系,为18万亩耕地的丰产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090.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