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本文聚焦距离开幕不到一个月的大阪·关西世博会,详细介绍了其在筹备阶段遭遇的主场馆坍塌、建设进度滞后、预算超支、门票销售遇冷等一系列问题,展现了这场原本备受期待的盛会如今面临的严峻挑战。

距离2025年4月13日即将开幕的大阪·关西世博会,如今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本各界都对这场盛会寄予了极高的期望,然而,它却在筹备阶段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状况百出。从主场馆意外坍塌,到预算疯狂暴涨,再到展馆建设进度远远滞后,这一系列的状况就像一层厚重的阴影,笼罩在了这场全球瞩目的博览会之上。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全球最大木制建筑”坍塌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此次坍塌事故发生在世博会“大屋顶环”的海堤上。这个建在海上的海堤,总长大约有600米。

作为世博会核心象征的“环形大屋顶”(RING),在近期遭遇了严重的危机。这座由藤本壮介精心设计、周长接近两公里的巨型木结构回廊,曾经在3月4日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大木制建筑”。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一周,它就因为护岸工程存在缺陷,突然发生了局部坍塌。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事件的起因是主办方为了营造出“海陆空交融”的独特景观效果,在2月中旬的时候,往建筑内侧的“水之广场”注入了海水。然而,实际的风浪情况超出了预期,仅仅过了短短几天,就把600米长的护岸泥堤给冲毁了,部分区域的地基也被掏空。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据世博会协会介绍,环内区域填充海水的工作是从2月17日开始的。但是两天之后,工作人员在巡查的时候就发现填充物已经坍塌了。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事故曝光之后,民众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批评设计团队忽视了海边建筑的防浪标准,只是依赖松散的土堆来筑堤防。更让公众感到愤怒的是,现场早在2月19日就已经发现了险情,但是主办方为了保全自己的形象,选择了延迟公布这一消息,直到3月11日才被迫承认。

47个展馆仅8个完工 园区疑似“半成品工地”待客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除了结构安全方面的危机之外,世博会整体的建设进度也严重滞后。原本计划在2025年1月前完成验收的47个自建展馆,截至三月初,仅仅只有8座竣工,完工率还不足20%。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梦洲岛现场依旧是机器轰鸣声不断、尘土飞扬。部分参展国因为建筑材料短缺,再加上日本本地施工队人手不足,不得不放弃自建展馆的方案,转而采用主办方提供的代建方案,甚至还有国家直接选择退出参展。

2350亿日元预算爆表 天价厕所与高价餐饮成舆论风暴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预算超支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大阪世博会的总建设费用从最初预算的1250亿日元,一路疯狂暴涨到了2350亿日元,整体投入已经接近3187亿日元,远远超过了预算的上限。项目资金的流向也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在社交平台上,造价2亿日元(大约相当于900万元人民币)的“环保厕所”,因为设计简陋、功能缺失,被大家批评为“天价塑料棚”。而展馆内一碗拉面售价竟然高达2000日元,这也引发了网友们对“世博消费刺客”的质疑。

大阪世博会:建筑坍塌、预算超支,门票滞销困境重重

票房遇冷,门票销售不到六成 观众信心严重不足

在多重危机的影响下,世博会门票的销售情况也十分惨淡。截至3月5日,原计划要售出的1400万张门票,仅仅只卖出了807万张,达成率还不足六成。负面舆论迅速扩散开来,部分日本民众甚至调侃说:“等开幕那天,游客可能只能看到一地的脚手架和塔吊了。”

“打补丁式”修复曝光 碎石填补恐难解安全隐忧

眼下,主办方虽然紧急采取了“碎石填补”“抢工补救”等措施,试图能够如期完成修复工作。但是,面对安全隐患、成本争议以及工期压力等诸多问题,大阪世博会想要真正打消外界的疑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围绕大阪·关西世博会筹备阶段的种种问题展开,包括主场馆坍塌、建设滞后、预算超支、门票滞销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世博会的形象和公众信心。尽管主办方采取了补救措施,但要解决诸多危机、顺利举办世博会仍面临巨大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153.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