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行政审批局创新举措,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烟台行政审批服务局:“一证多地块”模式为重点项目按下快进键

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为烟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推出“一证多地块”用地许可模式,通过创新方法解决审批难题,简化流程,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还构建联动机制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路径。

“‘一证多地块’的用地许可模式,简直是一场及时雨,为我们节省了大量宝贵的审批时间,真是太感谢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了!”近日,在烟台交通集团,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人员专程将烟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交到了项目负责人的手中。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政务服务的贴心,更彰显了审批模式创新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烟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其规模宏大,总投资约28.0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7.3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建成,将如同城市交通的新引擎,显著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有力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然而,该项目涉及4类混合用地、共计16个地块。按照传统的用地许可模式,需要对这16个地块分别进行审批、分别办理证件。这种常规做法手续极其繁琐,审批周期漫长,会给项目的及时开工带来诸多阻碍。

“16个地块涵盖4类不同的用地性质,如果按照常规做法,分别为各个地块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那将是一场‘持久战’。时间长、需要提交的材料多、审批流程复杂,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推进速度。”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道。面对这一难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他们敏锐地抓住了“16个地块统一划拨”这个关键要点,大胆推出了“一证多地块”的创新模式。同时,运用“精准提取 立体补正”的方法,有效攻克了用地许可中多证办理的难关,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开辟了一条捷径。

为了让项目方少跑腿,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采取了一系列贴心的举措。他们采用“精准提取”的方式,直接从项目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这样一来,项目方无需再专门跑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重新出具相关材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精准对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系统,提前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障碍进行排查。针对16个地块信息量过大、无法按照系统预设格式进行整合的问题,在批前公示期,他们组织工作人员手动编辑证照,反复调整格式。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实现了信息整合,确保了审批流程的顺畅无阻。

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积极努力下,项目方仅跑了一次腿,提交了3份材料和1份图纸,总共不超过8页的材料,就顺利完成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审批。与传统方式相比,审批用时减少了30个工作日,申请材料减少了60份。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公示期结束后,立即“出证”,并第一时间“送证上门”,真正做到了让企业省心、省力、省时。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构建了“前端帮办代办 后端审批协同”的联动机制,精心打造了“企业点单、政府跑腿”的服务闭环。他们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一对一”贴心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材料预审、进度跟踪等。同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实施并联审批,实现了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的重大转变。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企业办事的便捷性,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温暖与高效。

此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实施重点项目“一证多地块”用地许可模式,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创新路径。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将大幅提高烟台重点项目的审批效率,有力助力全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针对烟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创新推出“一证多地块”用地许可模式,运用“精准提取 立体补正”方法解决审批难题,减少审批时间和材料,还构建联动机制提供贴心服务。该模式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创新路径,将提升烟台重点项目审批效率,推动项目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175.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